下面我將為您系統性地闡述這種兼容性載具的設計思路、關鍵技術和實施方案。
1. 設計核心目標與原則
2. 關鍵技術方案與結構設計
以下是幾種實現多尺寸兼容的主流方案,通常會組合使用:
方案一:可更換式適配板(推薦)
這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案。
方案二:可調節式定位與夾緊組件
適用于尺寸變化范圍不大、種類不多的場景。
方案三:矩陣孔定位系統
-
設計描述:
-
載具主體由一塊布滿標準孔(如M6螺紋孔)或“T型槽”的板組成。
-
所有定位塊、支撐柱和夾緊器都可以像樂高一樣,在這些孔位上自由移動和固定。
-
為每種產品制作一張“換型圖表”,標明每個組件所在的孔位坐標。
-
優點:極度靈活,通用性極強。
-
缺點:換型非常耗時,容易出錯,整體剛性可能稍差。
3. 通用夾緊機構設計
無論采用哪種兼容方案,最終都需要將產品壓緊。壓緊點必須在產品結構強度的部位(如金屬支架邊緣),避免壓在鏡頭、PCB中心或線纜上。
-
全局壓蓋式:
-
獨立微壓臂式:
-
彈性體壓緊:
4. 設計實例:模塊化COB測試載具
5. 總結與建議
設計多尺寸兼容載具的本質是在靈活性和精度/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建議使用三維設計軟件(如SolidWorks)進行建模和虛擬裝配,充分模擬不同尺寸產品的安裝和夾緊過程,提前發現干涉等問題,從而優化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