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心挑戰與設計目標
這種載具/治具需要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工藝中發揮作用:
固晶階段:提供超高精度、穩定的平臺,確保芯片被貼裝。
回流焊階段:在260°C - 300°C的高溫環境下,物理和化學性能保持穩定,不能變形、氧化或釋放污染物,并保證基板在熱過程中不翹曲。
核心挑戰:
抗熱變形:材料的熱膨脹系數(CTE)必須與基板(如陶瓷、金屬基板)匹配,否則加熱冷卻后對位精度全失。
高溫下的強度與硬度:材料在高溫下不能軟化,需保持足夠的強度和剛性。
耐氧化與防粘:表面需抵抗高溫氧化,并防止焊料、助焊劑殘留粘附。
熱管理:加熱和冷卻速率需可控,熱場需均勻。
設計目標:打造一個能在高溫回流焊環境中保持尺寸超穩定、高平整度、長壽命,并能滿足固晶精度要求的一體化載具。
二、 材料選擇:耐高溫性能的基石
材料是決定性的因素,常規鋁合金已無法滿足要求。
材料特性優點缺點適用場景殷鋼/因瓦合金 (Invar)CTE極低 (~1.5 ppm/°C),高溫下幾乎不變形熱穩定性,是超高精度要求的黃金標準重量極大、成本、加工難度大軍工、航天、高端通信等不計成本的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CTE可調至近零,重量輕,高比剛度完美平衡性能與重量,熱容量小,升降溫快表面需特殊涂層,成本高高端LED、大型面板、需要快速熱循環的場合特種高溫鋁合金經特殊熱處理,高溫強度保留率更高成本相對較低,易于加工CTE較高,長期高溫性能仍遜色一般功率器件、要求不極端的COB封裝不銹鋼 (如SUS430)耐高溫、耐磨、成本適中強度高,耐用CTE較高 (~10 ppm/°C),重量大用于載具的輔助結構或定位件,而非主體
結論:對于真正的“耐高溫”和“高精度”要求,殷鋼或碳纖維復合材料是唯二的選擇。
三、 關鍵設計細節
1. 抗熱變形結構設計
低CTE材料:如上所述,殷鋼或CFRP。
對稱設計:結構設計盡量對稱,避免因熱應力不均導致的不均勻變形。
有限元分析(FEA):必須進行熱力學仿真,模擬載具在高溫下的應力分布和形變情況,從設計端優化結構。
2. 表面處理:防粘、耐氧化與耐磨
特氟龍(Teflon/PTFE)涂層:
優點:的防粘性,焊料和膠水殘留極易清理;耐化學腐蝕。
缺點:耐磨性一般,需定期維護和重涂。
陶瓷涂層:
優點:超高硬度、超耐磨損、耐超高溫、絕緣,壽命極長。
缺點:成本高,脆性大,怕撞擊。
電解拋光(EP):對于不銹鋼部件,電解拋光可形成光滑、鈍化的表面,減少粘附和提高耐腐蝕性。
3. 真空吸附系統
多通道獨立設計:將真空區域分區,防止因局部泄漏(如基板有 crack)導致整個載具真空失效。
耐高溫密封:真空管路和接頭需使用耐高溫的硅膠或氟橡膠密封圈,普通橡膠會在高溫下熔化失效。
微孔陣列:吸附孔分布均勻,確保基板受力均勻,在高溫下仍能有效抑制翹曲。
4. 定位系統
材質:定位銷、擋塊等關鍵定位件需使用硬質合金或陶瓷材料,保證其在高溫下的耐磨性和尺寸穩定性。
間隙補償:設計時需計算載具與基板在不同溫度下的熱膨脹差值,并預留合理的配合間隙,防止熱脹冷縮后卡死或過松。
5. 熱管理(可選)
雖然回流焊依賴外部爐膛加熱,但高端載具可集成加熱器和溫度傳感器,用于預熱或進行共晶焊(Eutectic Bonding),實現更靈活的工藝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