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工業上大量的變速器均為直接取樣,而人工取樣等形式不被推薦;取樣點或取樣設備是固定的、連續的,而斷續取樣、多點取樣、移動取樣卻很少成為控制中有用信號;又檢測物理量、電量以外,化學量就較少了,屬于圖象識別、遙感技術、視覺機器、聲音測量,特別是條形碼、射頻識別(RFID)等屬于管理范疇的跟蹤、搜尋、捕獲等技術,都很少當作控制用;近來發展起來的軟測量技術或稱為工藝算法等,多把它裝在上位機或控制室內,作為“數字模型”高級控制處理!@些,按信息化的要求,都可以商榷。如近年來提出多傳感器信息(數據)融合(Multi-Sensor Data Fusion,MSDF),簡稱信息融合技術,它對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進行多級別、多方面、多層次的處理,從而產生新的有意義的信息。這項技術在大型設備監測、礦井瓦斯監測、電力系統故障檢測等方面已有應用實例,另外交通管理、軍事作戰系統等方面也很有用。
IEEE1588為用于測量和控制網絡a的分布時鐘定義了一個精確時間同步協議(Preci Sion Time Protocol,PT),它為在以太網上實現時間同步提供了工作原理。CIPSync實現了網絡中不同設備的高精度(+100ns)時間同步以及分布式運動控制,即包括多個伺服控制器的協同、伺服控制器及多伺服驅動器的協同。它借助CIPSync/IEEE1588對于網絡上的各伺服驅動器的時鐘,結合帶時間標記位置信號進行伺服同步,它考慮使用基于以及網的網絡技術,并且是適合于精度在微秒范圍內的復雜系統的同步。
上文中基金會現場總線的FFHSE、CIP或EtherNet/IP均為現在俗稱的工業以太網,還有這次FA/PA展會上西門子等公司的PROFINET,三種均通過IEC61158及IEC61784標準,又2004年1月IEC/C65C/JWG10-13等4個工作組通過6種以太網技術工作IEC的PAS公共可用規范文件,它們是:中國的EPA、德國Beckhoff公司的EtherCAT、IAONA的EPL(EtherNet PowerLink)、日本橫河的V-net、日本東芝的TCnet、法國施耐德的ModbusTCP(RTPS)。當然除這9種以外,采用EtherNet/TCP(UDP)/IP的工業以太網還很多。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它采用了分段化結構和確定性通信調度控制策略,解決了通信確定性、互操作性、開放性等問題,可直接應用于變送器、執行機構、遠程I/O、現場控制器等現場設備間通信,即做到“E網到底”,目前正處于產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