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24-05-10 14:22
當前,我國正加速從“世界工廠”向制造強國邁進,在這個歷史轉折點上,智能制造市場被徹底引爆,一大批裝備制造商立于萬億風口。
PLC作為設備的現場控制器,是實現設備自動化運行的“大腦”,承擔著鏈接現場設備與監控系統的重任,是智能制造領域的基石。
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PLC系統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65.4億元。具體而言,小型PLC和中大型PLC市場規模分別為80.72億元和84.68億元,其中海外品牌仍在大量地瓜分中國市場。在政策與需求“雙輪驅動”下,國產替代浪潮席卷,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涌現了一批擁有自主品牌,能與海外巨頭“掰手腕”的PLC廠商,和利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和利時成立于1993年,從分布式控制系統開始,已有30余年企業智能化服務經驗,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的重大科研攻關專項,擁有1000+項專利,是國產替代中的排頭兵。
如今,和利時正錨定智造升級,朝“鋰”想進發。
一、“雙碳”目標導向,和利時PLC進軍鋰電智造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隨著“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使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形成較大的市場空間,鋰電制造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預測顯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6000萬輛,行業整體市值將突破萬億大關。在此背景下,國內鋰電制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遍地開花。
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
鋰電池的生產工序復雜多變,設備功能需求繁多,同時對可靠性的要求也極為嚴苛。早期,我國鋰電池生產設備存在一定程度的進口依賴,但隨著近年來國內科研實力的增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其國產化率已經得到顯著提升。
盡管當前鋰電生產設備已經實現從早期依賴進口到如今國產化替代的轉變,但作為生產設備“大腦”的可編程控制器PLC的國產化率仍不足10%,這無疑會影響我國鋰電行業的供應鏈安全,成為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隱患。
因此,要推動鋰電行業持續發展,PLC的自主可控能力建設成為當務之急,眾多國內工控企業也趁機加大創新力度,推出更具性價比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但想解決更高層次的痛點,還需要有在性能、兼容、安全等維度全面超越業內同類的產品出現,和利時此番高調進軍鋰電也正基于此。
二、產能過剩倒逼降本增效,國產PLC抓住機遇
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動力電池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從鋰電行業市場結構來看,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下游擴產進入產能密集釋放期,結構性產能過剩開始籠罩行業,降本增效的需求也愈發明顯,倒逼著鋰電裝備進入新的階段。
盡管海外的PLC品牌在市場上份額較大,但受地緣政治、外貿政策等各種外部因素影響,供應鏈容易出現缺貨、斷供,價格也可能隨時波動。這種不確定性,對瞬息萬變的鋰電市場來說,極其不利。
更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缺乏本土化技術支持,海外品牌的PLC產品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如果生產控制系統遭受網絡攻擊,輕則設備損壞、生產中斷,重則威脅整個工廠的運行。
因此,安全可靠的國產PLC產品與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而時至今日,在激烈的“國產替代”競爭中,只有實力雄厚、技術過硬的廠商才能脫穎而出。
本土龍頭品牌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積累,已具備與國外老牌品牌一決高下的實力,并憑借在定制服務、性價比、響應速度等方面的優勢,逐漸得到了鋰電制造商的青睞。
和利時是本土廠商打破洋品牌壟斷的代表之一,早在2000年,和利時的DCS已經在國內做到兩億規模,但出于對控制系統的核心地位考慮,和利時決定開發自己的PLC。2004年,和利時推出了公司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PLC——LM系列,2006年推出了國內首款中大型PLC——LK系列,成功打響品牌。
三、30年自主求索,硬核產品勇立時代潮頭
30年來,和利時憑借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不斷拓展市場新應用,在國內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站穩了腳跟。
如今的和利時PLC產品矩陣,規模上涵蓋了小型、中型、大型。產品功能豐富,主要功能涵蓋了運動控制、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供應鏈安全)。產品應用覆蓋了半導體、能源、汽車、物流、港口、機械制造等高端裝備領域,及水務、水利、水電、管廊、隧道、石油、化工、冶金、建材、交通、紡織等行業。
和利時PLC完全自主可控的AutoThink控制軟件源自核電、高鐵等行業的控制軟件積累,并于2012年應用于PLC產品中,擺脫了國外PLC軟件的壟斷和束縛。經過十余年的應用和迭代,可靠性,安全性及易用性均得到了有效驗證。
針對一路“狂飆”的鋰電行業,和利時瞄準痛點,從產品到方案不斷迭代升級,旨在為市場提供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價比的產品,真正助力企業高效生產。
公司提供國內譜系最全的PLC產品,搭配觸摸屏、變頻器、伺服電機、SCADA系統等在內的整套數字化解決方案,可覆蓋鋰電制漿、制芯、化成分容、模組PACK等工序。并且“軟硬兼施”,能為客戶提供從前期選型、方案設計,到工程實施落地的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的升級改造。
豐富的電力、軌道交通、半導體等領域的交付經驗,多項國家重大工程順利落成,是和利時值得鋰電企業信賴的有力佐證。
而其2023年發布的重量級產品——和利時LX(萊克斯)系列PLC,則是專為鋰電企業智能化改造量身定制的高性能控制器。它不僅能承擔設備智能化的關鍵任務,還能配合和利時智能工廠管理系統,可一體化實現信息采集、運輸、分析、決策全過程,更有堅實的“安全墻”為生產安全保駕護航,呈現出1+1>2的協同效應。
鋰電行業解決方案拓撲圖示例
LX(萊克斯)系列PLC在至小、至強、至快、至易、至融、至安六個維度,推動PLC領域國產化替代進程。
鋰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和執行復雜的控制任務,如精確的位置和速度控制、溫度監控等。LX(萊克斯)系列PLC可輕松應付生產中的多任務處理,確保在意外情況下快速無縫恢復生產,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同時,LX(萊克斯)系統適配豐富的通信協議,可以作為自動化的“大腦”,匯聚各類數據,統一監控和指揮其他智能模塊,使產線擁有更智能的控制和決策功能,進一步提升生產力。
和利時LX(萊克斯)系列PLC系統組成
制造業客戶最看重的就是設備和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在數字化浪潮中,越來越多工業控制系統面臨安全隱患,保障PLC的安全成為維護生產執行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針對這一痛點,和利時獨立自主研發的LX(萊克斯)系列PLC,支持安全 PLC 組態,通過TÜV安全認證,安全模塊和非安模塊可以掛在同一主控下,使用簡單方便。同時可保證工業信息安全,成功解決國外品牌“卡脖子”問題,在軟硬件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都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當前,高端工控領域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正被逐漸打破,國產品牌正以開放共享、生態協同的理念推動行業技術和應用模式變革。
和利時的硬核科技,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經過30年的自主求索、技術迭代,在PLC的各條核心技術賽道上,正一步步攀登技術頂峰,不斷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高端。
結語
和利時的30年,是中國眾多科技企業的真實寫照。
如今,中國正從制造大國邁向智造強國,當中離不開自主品牌貢獻的力量。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力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
而當前鋰電產業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黃金期,在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必將成為加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利時也正抓住這一機遇,在核心技術賽道上加速爬坡超車,以智能產品賦能行業客戶。
風口之下,和利時正帶頭引領國產替代的加速態勢,以LX(萊克斯)系列PLC新品為代表,國產工控系統在核心技術上已與國外品牌旗鼓相當,有力支撐起我國實現高端制造領域自主可控的大旗。
相信基于強勁的技術沉淀,勇當時代舵手的和利時,將繼續以客戶為導向,為更多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助力鋰電實現智造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