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21-10-25 17:24 來源:飛象網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新的應用模式和新興的工業生態,日益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為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不論是國家還是產業層面都極其重視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各方也在積極開創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新格局。如今,在政產學研用共同努力下,通過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工業互聯網發展已取得了積極成效。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五大成效”
在“2021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正式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成效報告(2018-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在會上對該報告進行解讀。魯春叢指出,這三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了“五大成效”:從上到下,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從無到有,四大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從點到面,融合應用新動能快速壯大;從外到內,5G賦能構筑全球的領先優勢;從小到大,產業新生態蓬勃發展。
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也發表了看法。當下,工業互聯網向更廣泛范圍拓展、向更深程度下沉、向更高水平邁進。“目前已有40個工業經濟大類開展了工業互聯網的實踐,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了1600個,在采礦、電力、鋼鐵、裝備、電子等等流程型行業和離散型行業率先發展。此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深入推進,并向綠色低碳、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加速延伸。”
不僅如此,徐曉蘭指出,標識解析體系框架建設基本完成,已支持了2.9萬家企業開展供應鏈管理,上下游協同,全流程追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了100家,接入設備的總量超過了7600萬臺套,有效地降低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等新的模式,在加快普及推廣,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和節耗,成效顯著。
目前,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持續推進,支持了數百個項目的建設,累計帶動準投資達到了700億元,形成了一批標志化的成果,產業鏈的供給能力持續提升。5G+工業互聯網創新活躍,部分領域的探索已處于全球的前列,廣大的工業企業、基礎的電信企業、設備企業、互聯網軟件企業打團體賽良好的模式不斷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發展,廣大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改造,主動觸網、用網,特別是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和制造業的隱形冠軍積極性日益提升。
四點建議加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已步入了快速的發展期,同時也進入了關鍵的發展期。為把握數字時代契機,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徐曉蘭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堅持統籌推進,持續完善體系建設。積極地利用5G、時間敏感網絡等基礎開展工業網絡升級,帶動企業數字化的改造,一體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應用、管理,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鼓勵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發展,積極推進特色化、專業型的平臺建設,加快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高標準建設完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加速數據的匯聚、共享和價值的創造,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堅持需求導向,深化行業的融合應用。立足工業、面向工業、服務工業,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強試點示范培育,推廣典型場景的模式,組織編制工業互聯網與細分行業的融合應用參考指南,指導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加強融合標準體系建設,推進重點行業的應用標準的研制和推廣。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產業供給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產業鏈,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的共性技術供給的水平,培育解決方案、供應商,完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和產業的創新新的建設,高質量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四是堅持互利共贏,構建開放的發展生態。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實現融通發展,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的融通發展。深化工業互聯網國際的交流與合作,歡迎各國企業積極參與中國工業互聯網事業的發展,共同打造高水平的開放發展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