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21-03-25 15:10 來源:福卡智能
要說當下什么領域最受政策青睞,工業互聯網必然是其中之一。
自2020年以來,從工業互聯網被列入新基建范疇,到工信部開年之際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
再到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以及近期中央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中,多處提到工業互聯網,而且要支持產業開發共性基礎的技術,推動制造業的升級。
工業互聯網來自國家層面的重磅利好消息不斷。
在此背景下,工業互聯網成為投資熱點。據統計,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領域共發生了135宗融資活動,融資總額達到200億元。
與此同時,各城市的工業互聯網峰會也如火如荼地召開:
2020年8月29日,工信部和北京舉辦2020工業互聯網大會;2020年9月16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組委會舉辦2020國際工業互聯網大會暨數字工業系列峰會;
2020年9月17日,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領域百人專家會成功開啟;2020年9月20日,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在青島開幕;
2020年10月10日,廣州舉辦2020國際工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展覽會;2020年10月18日,2020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沈陽開幕……
從產業發展的外部形勢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似乎正進入快車道。
但不容忽視的是,就產業自身的發展而言,當下我國工業互聯網仍處于發展初期,推廣應用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并存,面臨三大難題掣肘。
一是數據打通十分困難。
工業互聯網涉及的企業端面臨設備種類繁多、應用場景復雜、數據格式差異等問題,難以制定統一化標準。比如汽配上游有150多個品牌,10萬多個車型,具體到每個配件有1億多 SKU,中間經銷商有20萬家,下游50萬個維修廠,每個環節都面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這使得打通工業互聯網各個環節的數據互通“壁壘”耗時耗力。
二是許多企業轉型意識相對缺失,成本問題是關鍵。
目前,在制造業中,尤其對于中小企業,推廣工業互聯網的最大障礙來自于公司的各級管理者和員工并沒有對工業互聯網創造的價值形成統一態度和認知,造成難以定量評估工業互聯網創造的價值。
此外,成本問題及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安全問題也是不少企業的顧慮。
工業互聯網不只對基礎設施和技術的要求較高,對于資本的需求也更大,即便是通用電氣這樣世界級的行業巨擘都在工業互聯網實踐中受挫,大多數中小型企業更是難以負擔起從設備更新、配套軟件到平臺搭建等的改造費用。
三是商業模式仍在探索當中。
傳統互聯網應用門檻低,發展模式可復制性強,投資回收期短,容易獲得社會資本的支持。而工業互聯網行業標準多、應用專業化,難以找到普適性的發展模式,投資回報周期長,難以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目前,盡管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很多,但商業模式仍還在摸索之中,真正實現盈利的平臺企業并不多。
對平臺企業來說,目前投入與產出還難以匹配。以美的為例,2019年,美的集團投入在數字化上的預算約20億元,從2012年至2020年,總投入超過100億元;但從營收來看,美的旗下工業互聯網平臺美云智數2018年、2019年營收約為3.5億、4億元。
這導致工業互聯網呈現出政策熱、市場冷的特征。
埃森哲過去的一項研究發現,73%的受訪企業尚未制定出有關工業互聯網的切實行動計劃,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已制定全面戰略,并配以相應投資。
這意味著工業互聯網從理想愿景到實際落地應用之間依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難以在短期內爆發。
盡管如此,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會因為“還未準備好”而停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