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20-02-19 09:22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空中客車正在緩慢地重啟在中國的裝配線。通用汽車上周六開始逐步復工。豐田在周一上午緊隨其后。
在北京頗有些擔憂的催促下,中國正在斷斷續續、艱難地嘗試復工。
由于一場病毒疫情暴發導致了數萬人患病,并出乎意料地延長了中國的一個假期,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三周前幾乎完全停擺。停產引發了不少警告,人們擔心如果世界上這個最出色的制造業中心關閉的時間太長的話,全球經濟可能會受到威脅。
現在,隨著一些工廠轟鳴著緩慢地重新開工,重啟中國制造業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正變得清晰起來。中國控制疫情的努力正在與讓人們重返工作崗位的努力發生沖突,這就要求中國領導人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與讓關鍵產業重回正軌之間找到平衡。
在過去的一周里,中國領導人呼吁要加強對恢復經濟活動的重視。但公司和專家表示,許多已開工的工廠仍在以遠低于產能的狀態運行。隔離措施、道路封鎖,以及各地設置的檢查站使數百萬工人無法重返工作崗位。供應線已被切斷。
就算重新開工了,中國官員也要求企業為工人提供口罩,記錄他們的體溫,追溯他們的行蹤,以確保他們沒有接觸過導致名為COVID-19疾病的冠狀病毒。
“就經濟活動而言,這種恐懼和停產可能會持續下去,”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說。“我真的看不到什么好結果。”
據官方數字,截至周一,全球已有逾7萬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逾1700人死亡。新確診病例仍在世界各地繼續出現,其中包括一名周日在馬來西亞確診的美國人,此人是從一艘郵輪上下來的乘客,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大陸以外可能出現聚集性感染的擔憂。
臺灣也在周日宣布了一名61歲男子死于冠狀病毒,這是大陸以外的第五例死亡。雖然該男子有健康不佳的歷史,但并沒有去中國大陸旅行的記錄。
盡管如此,在位于疫情中心的中國大陸,官方的新確診病例在過去三天里有所下降。
新冠病毒的影響繼續在世界各地蔓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周五警告,疫情爆發可能會讓新加坡陷入經濟衰退。歐洲的經濟大國德國上周五報告說,本國的經濟增長已在2019年底開始放緩,這讓人們擔心新冠病毒可能會推遲歐洲的經濟復蘇。
去年12月,一汽-大眾天津工廠的一條裝配線。 VCG, VIA GETTY IMAGES
隨著新一周的開始,中國巨大的制造業機器——占全球制造業25%的產出——顯示出了再度快速運轉起來的微弱曙光。
歐洲飛機制造商空客說,公司已在上周開始重啟位于天津的窄體客機組裝線,但只會“逐步增加產量,同時采取所有必要的健康和安全措施”。空客需要天津工廠的生產:公司已在上周四承認無法滿足全球對窄體客機的需求,因為波音737 Max型號客機停飛后,航空公司正在大筆訂貨空客窄體客機。天津工廠的目標產量是每月六架飛機。
大眾汽車表示,公司已在上周四部分重啟了在中國的15個組裝廠中的一個,并計劃逐步重啟其余的工廠。通用汽車稱,已于上周六開始逐步重啟在中國的十幾個裝配廠。現代汽車說,公司在中國的大部分生產線已于周一復工。
有些企業則更為謹慎。重型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說,應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公司已于上周一重啟了在中國的多數工廠,但沒有提供是否已恢復生產等具體細節。本田公司表示,正在嘗試于2月24日恢復生產。
除了生產醫療防護設備的工廠(中國政府已要求這些工廠24小時運轉),幾乎沒有企業看來恢復了以前的生產速度。
豐田表示,新冠病毒暴發前,公司的四個組裝廠每天都是兩班倒。公司目前的計劃是,周一和周二重啟其中的三個工廠,但都只上一班,公司位于中國西部城市成都的第四個也是最小的一個組裝廠,繼續停產。
為蘋果制造iPhone和其他小裝置的全球電子設備企業——臺灣的富士康拒絕提供自中國春節假期結束以來哪家工廠已重新開工的具體信息,但否認了媒體的一條報道,報道稱富士康的目標是在本月底前恢復50%的生產。富士康沒有回復記者讓公司進一步置評的請求。蘋果公司也拒絕置評,但首席執行官蒂莫西·D·庫克(Timothy D. Cook)上月曾說,公司的一些供應商可能會受干擾,但沒有提供具體細節。
為消費電子產品生產組件的中國工廠已在上周陸續重新開工,截止周一,除了那些位于疫情中心武漢的工廠,其余的幾乎都已恢復生產,Instrumental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安娜-卡特里娜·謝德列茨基(Anna-Katrina Shedletsky)說,該公司為全球品牌提供用于跟蹤和管理電子制造業的遠程質量監測系統。不過,她補充說,這些工廠中有許多尚未滿負荷生產。
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表示,其企業會員的大多數已至少重啟了部分業務。商會的企業會員遍布在中國中東部的主要工業地區。但商會會長季愷文(Ker Gibbs)說,恢復生產的企業中大多數都不是滿負荷生產,主要原因是缺少工人。
企業重新開工意味著在度過了將近三周的春節假期之后,中國七億多勞動力中的大部分將重返工廠。中國遏制疫情的措施已實際上將這個國家分割開。至少有7.6億人——略多于全國人口的一半——被各種各樣的封閉措施限制起來。
當局已開始試圖將國家重新連接起來。中國的農業部在周末要求各地的農村拆除設置在公路和高速公路上阻礙牲畜和飼料運輸的路障。江西省上周四宣布,將拆除設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檢疫點。
但仍有許多障礙。
“疫情很嚴重,我可以理解,這是國家的災難,”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的卡車司機馬宏奎說。由于無貨可運,他和其他數十名卡車司機已被困在西南省份云南的一個小鎮里好幾周了。“我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本月,山東鄒平一個生產醫療用品面料的生產線。 CHINA DAILY/REUTERS
浙江省義烏市是一個小型制造業的中心,也是一個龐大的商品批發市場的所在地。返回義烏的農民工必須接受為期兩周的隔離。他們到達義烏市的一個火車站后,數十名身穿臨時防護服、手持熱像儀的官員對他們進行檢查。當地政府已安排了四萬個床位供他們住宿。
據義烏市政府上周發布的一份通告,只有那些在企業復工人員名單上的人才可進入該市。說謊者將受到逮捕的懲罰。
上海大數據中心主任朱宗堯說,上海正在從雇主那里收集每位員工的回滬日期和旅行歷史數據。計算機將根據每個工人最近的旅行歷史,自動計算和評估他們接觸病毒的可能性和風險。
中國正在“維護人口安全,同時讓人們盡快重返工作崗位之間找平衡”,邁克爾·D·克羅蒂(Michael D. Crotty)說,他是江蘇省一家窗簾廠的聯合業主,該廠準備在周一復工。
當地政府要求克羅蒂的工廠為每位工人提供10天的口罩供應。但中國口罩供應商都在優先考慮醫護工作者和其他有緊急需求的人。克羅蒂馬上安排了從世界各地進口口罩。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院長彼得·皮奧特(Peter Piot)說,要求人人戴口罩不只是增加了個體的負擔,還可能加劇全球的口罩短缺。
“在口罩如此短缺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合理的使用辦法,”他說。
中國工廠緩慢地恢復部分生產,可能會給世界各地的企業帶來連鎖反應。位于江西省的中國織材控股有限公司說,公司的紗線廠在2月20日之前開不了工。中國其他的工廠需要這家公司生產的紗線來織布。
在鄰國越南,手袋制造廠正面臨著面料、拉鏈和各種金屬部件的短缺,它們大部分來自中國,為越南手袋制造業提供咨詢的塔蒂阿娜·歐嬋奈茲基(Tatiana Olchanetzky)說。
本月,青島一個港口。隔離、道路封鎖和檢疫點基本上切斷了供給線。 CHINATOPIX, VIA ASSOCIATED PRESS
“一些廠家可能不得不在3月份讓工人無薪休假,如果材料進不來的話,”她說。
復工只是挑戰的一部分。中國有一個龐大的服務行業和消費群體,其中包括越來越富裕的中產階級喜歡去的商店和餐館。由于許多中國家庭受疫情影響被迫呆在家里,提供這些服務的小微企業也受到了嚴重打擊。
上海一家經營中國東北菜的餐館老板艾米·李(Amy Li)說,她的餐館和附近幾十家餐館一樣,對很快重新開張幾乎不抱希望,這讓他們可能無法生存下去。
“現在還不知道哪一天可以重新開業,”艾米·李說。“未來的事只能聽天由命了。”
------------
Paul Mozur、Raymond Zhong對本文有報道貢獻。Hisako Ueno、Cao Li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Keith Bradsher是《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曾任香港分社社長、底特律分社社長。他之前曾駐華盛頓報道國際貿易新聞,后駐紐約報道美國經濟和通信行業,還曾擔任航空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