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16-12-19 15: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18日,“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高端論壇”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業者認為,中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已從“跟跑者”成長為“并行者”,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借“智”登高重研發是關鍵。
1987年的12月18日,中國制成了第一部完全國產化機器人——冶鋼1號機器人。當時的北京鋼鐵學院科研人員經過4年努力,實現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填補了中國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方面的技術空白。
30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程應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產業集群,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已從“跟跑者”成長為“并行者”。
“聚焦核心零部件研發是關鍵”,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總工程師李萬隆介紹,控制器是機器人的大腦,發布和傳遞動作指令。現代制造業對機器人控制器的開放性要求高,要求其能在不同的平臺之間移植,能與其他應用系統交互。據悉,重慶固高科技專注提供核心控制技術平臺,開放式通用機器人控制器就是其重要研發成果之一。
“技術成果轉化率低,是目前制約智能制造跨越發展的‘痛點’”,上海德梅科汽車裝備有限公司總裁丁裕東介紹,中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在技術研究層面上差距并不那么大,關鍵是“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一方面,科研單位里的科技成果“藏在深閨”;另一方面,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嗷嗷待哺”。
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經理李少飛則認為,中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需要“智”發展,用自動化助推產業提升。
2016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國產工業機器人統計數據近日在安徽蕪湖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銷售良好,結構改善,顯示產業發展處于上升通道。上半年累計銷售國產工業機器人19257臺,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10.2個百分點,連續多年保持了較高增長速度。
合肥市副市長王翔介紹,目前,合肥市在合肥工業大學智能院成立了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作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基地,合肥已形成了從事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程應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