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14-11-28 17:03 《中華工控網》原創
在2014年工博會上,工業4.0、數字制造、機器人等均成了熱門關鍵詞。在西門子展臺,其與浙江金達控股在“數字化工廠”方面的合作、以及為中信戴卡建設的智能化生產線等“數字制造”的案例展示倍受關注。
“數字化是制造業未來的必然發展方向。”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總經理林斌先生如是說。
數字化工廠,是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并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無論是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戰略,還是中國政府的“十二五”規劃,都強調了“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而整個生產流程的數字化無疑是實現兩化融合的必經之路。
數字制造的延鋒江森樣本
在位于上海康橋工業園的延鋒江森汽車坐椅公司的制造車間內,橙色的機器人舞動著大手臂井然有序在做著焊接、沖壓、安全測試、抗壓防疲勞測試等工作,HMI、PLC、傳感器這些自動化產品也分布在不同的設備上配套使用。自動化生產悄然的來到我們身邊,而在這些自動化設備操作的背后,是基于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EBP等工業軟件系統進行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的數字化制造的運作為基礎。
延鋒江森是一家專門從事汽車座椅部件,懸掛系 統以及防太陽玻璃的生產商。從1999年引進NX CAD 工具,2005年,實施TcAE作為PDM系統,到2012年啟動JCIPIM全球同步開發,2013年開發實驗YFJS EBP系統,再到2014年JCIPIM的實施,延鋒江森逐步的實現生產的無工程樣件,并通過發展自動優化設計方法實現了產品的輕量化。
“數字化工程是延鋒江森的未來,也是延鋒江森的使命”,延鋒江森副總經理倪嘉文這句話道出公司對數字化制造的重視與價值。
經過不斷的優化與實施,延鋒江森的零件重用率從以前的 5%提高到目前的 25%,因此縮短了開發時間,降低了模具和設備成本,降低工程成本。由于采用了西門子 Teamcenter,數據準確度從過去的 60%提升到目前的 98%。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催生了一個全球性的協作網絡,從而加速了產品開發,為公司節約了 150 萬美元的成本。而西門子PLM Software亦榮膺2013年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PLM解決方案供應商八項排名第一。
走在工業3.X的路上
那么,數字制造與工業4.0有何區別?在西門子公司看來, 數字化工廠是未來實現“工業4.0”愿景的重要基礎。即便是作為德國工業4.0的倡導者,西門子更喜歡談“數字制造”。他們始終同強調,工業4.0還僅僅是個愿景。
工業4.0的愿景,簡而言之,讓設備和設備開啟對話,產品和生產設備之間相互溝通,建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對話窗口。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工業業務領域首席執行官魯思沃(Siegfried Russwurm)表示,如果說,工業4.0時代的到來還要20年,那么,西門子目前已經到達了 工業3.X 。
事實上,西門子已打造了兩座“工業3.X”的工廠。一家是位于德國安貝格工廠,這是一家智能“數字工廠”。另一家,是去年9月在中國成都建成的同樣一家完整的數字化工廠。
對于延鋒江森的數字化架構與成果,西門子PLM Software大中華區售前技術總監方志剛這樣評價他的客戶:“無論是在生產車間,還是研發設計等,延鋒江森均是汽車座椅行業數字化制造的標桿。目前,延鋒江森與西門子一樣,正在走向工業4.0的路上。”而西門子與延鋒江森將繼續共同合作開發更完善的數字制造解決方案,攜手走在未來制造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