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新興產業求突破 兩化融合上水平

http://www.whhswh.com 2011-12-27 08:30 來源:中國電子報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工業生產運行穩中有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月~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預計全年增長14%左右。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愈來愈復雜的情況下,工業轉型升級面臨新的考驗。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日前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干部大會上指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決策部署上來,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努力做好明年各項工作。

  “十二五”平穩開局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繼續呈現出生產增長較快、效益整體改善、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的良好格局,總體運行在平穩較快增長區間,通信業、軟件業平穩發展。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月~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同比增長29%,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9%,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7%。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工業大國,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工業制成品出口規模居世界第一。電信網絡規模、電話用戶數和互聯網用戶數居世界第一。在工業做大的同時,一批工業強省脫穎而出。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震寧告訴記者,預計江蘇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達2.5萬億元左右,增長13.5%以上;產銷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實現利稅將首次超過1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分別增長3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35%和25%。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制造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長期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全球化品牌,特別是一些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設備受制于人,產業安全面臨風險。

  工業做大做強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苗圩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干部大會上指出,要把防止工業下滑擺到明年工作首要位置,全力以赴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各項政策措施,改善供給結構,優化工業投資結構,引導和規范企業投資,協調推動外需市場穩定。抓住技術改造和兼并重組兩個重要環節,扎實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質量品牌建設,扎實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加快企業兼并重組、產業轉移和集聚發展。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和應用示范工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扎實推進通信業轉型,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的進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強調,未來5年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包括6個方面:一是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三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四是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五是推動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六是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把握新興產業機遇

  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加快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指出,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無一例外成為各國競爭的最主要的產業。為搶占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世界各國紛紛推出了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比如發達國家已出臺智慧地球、物聯網等一系列發展戰略。

  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說,目前形勢下,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他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實施移動智能終端技術改造項目,大力支持移動智能終端芯片、應用處理器、顯示模塊、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強TFT-LCD關鍵技術及新品研發,積極攻克AMOLED等新興顯示核心技術,著力提升上游材料、專用裝備的自主研發水平;重點支持物聯網、云計算核心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提高系統的性能、可管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軟件服務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強調,要大力推進中國軟件名城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工業設計服務、通信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物流服務等為切入點,積極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培育龍頭企業,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專家認為,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宜采取“中央突破,多翼展開”的戰術,除了集中力量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對新興產業其他領域也要逐個擊破:新能源抓住光伏和智能電網這兩點,高端裝備業則主要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則是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業內人士指出,發展新興產業,技術的綜合集成與交叉融合增大了研發難度,需要對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進行集中投入。當前少數大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形成標準或體系結盟,對后進入企業形成壁壘,進而主導產業發展。例如英特爾每年研發投入超過50億美元,有上千名技術人員專職開發CPU技術,通過巨額投資和持續技術進步不斷提升產業競爭的門檻。

  對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表示,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國內龍頭企業必須敢擔責任,加快研發和產業化步伐,盡快形成自主技術標準體系,同時對平板顯示、集成電路等戰略性基礎產業,必須體現國家意志,舉全國之力加快突破。

  兩化融合成“推手”

  兩化融合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重要工作“抓手”,是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的手段。兩化融合也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和動力,是重要的產業“推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指出,推進兩化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信息化和工業化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內工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走科學發展道路等政策做出的重要決策。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要素全面趨緊,同時又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和節能降耗,具有十分現實而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兩化融合逐漸走向深入。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信息化帶領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戰略舉措,十七大明確提出促進兩化融合,十七屆五中全會及“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要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關于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

  推動兩化深度融合要積極探索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融合路徑,強調信息化的“引領”作用,對不同行業和處于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要實現信息化的引領,高端要實現信息化的世界引領,低端要通過信息化提高生產效率,通過產業之間的融合相互促進。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說,兩化融合中要結合傳感網、物聯網、泛在網、云計算、智慧地球等一系列新的技術和業態,重創新,求效果。同時,加快推進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根據當地工業發展特點,找到突破領域,并總結出合適的融合模式。

  丁文武表示,要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必須大力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他強調,各相關企業要加強協作,推動自主技術和產品在行業中的應用;推進工業控制、機床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金融電子產品開發,提高對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支撐能力。

  當前,兩化融合出現新的融合點,即智慧城市帶來的機遇。楊學山指出,智慧城市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在特定歷史時刻交匯的產物,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特別重視智慧城市相關工作,并正通過制定規劃統籌全局,全面部署。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