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十年規劃 擬實現年收入10萬億

http://www.whhswh.com 2011-04-20 17:21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國務院批復要求

  國務院批復強調,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堅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按照“需求拉動、機制創新、重點突破、開放合作”的建設原則,大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切實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推動激勵自主創新政策的先行先試,搭建首都創新資源整合平臺,發揮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探索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的示范作用。

  示范區部際協調小組要加大統籌力度,研究解決示范區建設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做好綱要實施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對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和發展的指導,在規劃實施、項目安排、體制創新、政策先行先試、人才特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和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北京市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特色和優勢,做好規劃綱要的具體落實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綱要》提出兩個階段發展目標

  ■到2015年主要目標:初步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中關村人才特區基本建成;創新創業高度活躍;產業國際競爭力居世界前列;創新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

  ■到2020年主要目標:示范區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在軟件及信息服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中形成2-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培育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培養和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

   (記者董長青)國務院近日批復原則同意《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根據《綱要》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關村的總收入將達到10萬億元。而2010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總收入約為1.5萬億元。

  《綱要》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及其他有關部門,會同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綱要》全文將于近日由國家發改委印發。

  《綱要》對中關村示范區賦予了全新的戰略定位,即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秉承面向世界、輻射全國、創新示范、引領未來的宗旨,堅持“深化改革先行區、開放創新引領區、高端要素聚合區、創新創業集聚地、戰略產業策源地”的戰略定位,服務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設,力爭用10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綱要》提出,要把中關村建成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引擎,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奠定基礎。

  《綱要》以五年為一個階段,提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到2015年,中關村創新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初步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中關村人才特區基本建成;創新創業高度活躍;產業國際競爭力居世界前列;創新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

  到2020年,示范區創新環境更加完善,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創新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在軟件及信息服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中形成2-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培育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培養和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基地。

  為了實現發展目標,《綱要》圍繞提升持續創新基礎能力、搭建產業創新發展平臺、聚集整合核心創新要素、推進開放創新與合作、統籌規劃空間布局、營造創新友好環境等六個方面的戰略任務做出相應的規劃部署。

  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綱要》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精神的具體部署,是促進首都經濟實現創新發展的行動綱領,也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

  北京擬將中關村等地打造成高端產業發展載體

  北京的產業結構與經濟布局,如何在優化配置功能時避免低水平重復的競爭?CBD、金融街、中關村等區域品牌如何向更高端的目標邁進?《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北京市將提升高端產業功能區輻射力,積極培育高端產業功能新區,構建“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的創新和產業發展空間格局,成為全市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兩城兩帶”

  成高端產業載體

  “十二五”規劃綱要:

  構建“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的創新產業發展格局,成為全市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解讀

  對于“兩城兩帶、六高四新”的提法,“六高”人們已是耳熟能詳,并不陌生。中關村、亦莊、CBD、金融街、奧林匹克中心區、臨空經濟區等6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以全市7%的平原面積,集聚了全市四成左右的GDP和資產,實現了全市四成以上的利潤和稅金。

  “這種集聚式發展的方式,爆發出的能量驚人。”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印春說。這也就是未來北京要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的原因所在。北京在“十一五”提出“六高”的基礎上,“十二五”規劃首次提出“兩城兩帶”和“四新”的概念。

  “兩城兩帶”,是指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四新”,則是指通州高端商務服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懷柔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

  “兩城兩帶”一南一北,形成產業的帶狀分布。“北部的中關村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依據現在比較好的存量資源,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央企等,把握高端要素流動方向,進一步釋放國家高端科技要素和資源。南部則依托大興、亦莊行政合并,有效推動南部產業空間資源。”劉印春說。

  此外,“四新”的提出分別將通州高端商務服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懷柔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相關功能區納入了城市經濟高地的范疇。

  通州新區定位建設彰顯國際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務服務區。新首鋼服務區要吸引制造業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麗澤商務區則區別于金融街,要打造具有全國輻射力的新興金融功能區。而懷柔新區則要重點發展文化科技高端產業。

  其中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首鋼轉型,無疑在“四新”中最奪目。

  首鋼搬遷調整后,這個昔日西長安街的“終點”,究竟會重新選擇怎樣的開始?石景山區區長周茂非表示,首鋼老廠區的面積相當于兩個CBD大小,最終改造方案幾易其稿,決定按功能對老廠區“逐處逐地”地進行分區改造,最終建成吸引制造業企業總部和研發的中心。

  “北京服務”“北京創造”

  “十二五”規劃綱要:

  擴大首都經濟優勢。進一步彰顯首都經濟特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產業持續升級和競爭力提升。整體塑造“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

  解讀

  整體塑造“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顯著增強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建立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服務體系。設立北京服務、北京創造產業聯盟。“十二五”規劃咨詢專家、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梅松說,“創新驅動發展”涉及由“北京制造”到“北京創造”的重大思路調整。

  北京的稟賦優勢在哪里?眾口一致的答案是:科技、教育、人才。因此,立足首都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和科技、教育、人才等稟賦優勢,整體塑造“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使之成為北京的產業品牌特色。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設立北京服務、北京創造股權投資基金,建立北京服務、北京創造指數體系。集中力量著力打造北京服務、北京創造資本市場板塊。使中關村等高端產業功能區成為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的重要支撐區。高水平籌辦更多有影響力的重大品牌活動,為品牌塑造創造條件、提供支撐,積極爭取把中國服務貿易大會打造成永久落戶北京的中國國際服務交易大會,形成“南有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北有北京中國國際服務交易會”格局。

  生產性服務業升級主導

  “十二五”規劃綱要:

  促進經濟結構由服務業主導向生產性服務業主導升級,打造服務區域、服務全國、輻射世界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

  解讀

  生產性服務業是人力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行業,高度依賴于人才和知識。

  硅谷的信息服務業集群、華爾街的金融業集群、班加羅爾的軟件產業集群……從全球來看,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在區域間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體系和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的區域性集聚式發展,是北京面臨的重要選擇。”市發改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磊說。

  “十一五”期間,生產性服務業主導的服務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北京2005年至2009年間,服務業增加值由4854.3億元增長至9179.2億元,年均可比價增速達到13.1%。

  目前,生產性服務業總量支撐首都經濟半壁江山,占據服務業總量三分之二份額。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2802.1億元增長至2009年的5676.1億元,占GDP的比重由2005 年的38.8% 提高到2009年的46.7%,對全市現價GDP的貢獻率超過55%。生產性服務業成為高端產業、高效企業、高薪崗位的主要提供者。

  “今后5年,北京將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向生產性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變。”趙磊表示,未來圍繞拓展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做大做強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流通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將北京打造成為服務區域、服務全國、輻射世界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

  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末期,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55%。

  制造業走向高端現代

  “十二五”規劃綱要:

  著力發展高端現代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

  解讀

  曾經為首都經濟做出重要貢獻的制造業,“十一五”期間,形成了以高技術制造業和現代制造業為主體的首都特色工業。

  2009年,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2303.1億元,占到全市GDP的1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69.4億元,占到全市工業增加值的20.4%;現代制造業實現增加值895.2億元,占到全市工業的38.9%,比2005年提高3.6個百分點。

  “‘十二五’期間,北京實施大項目、大企業帶動戰略,促進高技術和現代制造業加快升級。”趙磊表示說。通過標準提升、業態創新、信息技術和組織結構等途徑,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增強產業配套能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發展高端現代制造業。

  未來5年,北京將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重點推進京東方八代線、長安汽車、北京現代三工廠、福田中重卡合資項目、中航工業園、北京數字信息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醫藥等產業發展水平。總結推廣望京等地區發展的成功經驗,促進研發、制造、總部一體化發展。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二五”規劃綱要: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產業持續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解讀

  “目前市里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很快就會正式出臺。”劉印春表示,北京未來重點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航空航天和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發展。

  “十二五”規劃提出,瞄準國際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突破口。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北京將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率先在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等領域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產業化;對于生物醫藥,將加快發展新型疫苗、蛋白質藥物、診斷試劑等生物醫藥關鍵產品和技術,加快先進醫療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在新能源領域,重點發展太陽能利用和風電技術服務業,加快推進新型核能技術與裝備研發服務,擴大核電高端技術服務產業規模。

  對于人們關心的新能源汽車,劉印春表示,“未來5年,北京要搭建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特別是推進整車控制系統、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等三大關鍵系統及一些關鍵配件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研制,加大純電動汽車的示范應用力度”。

  到“十二五”末,北京將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形成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大型企業,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

  資源利用總量控制

  “十二五”規劃綱要:

  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

  解讀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確保全市水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環境安全和防洪安全。

  不止是水資源,北京市提出“十二五”期間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將涉及更多的資源類產品。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堅持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循環”的綠色發展之路,取得了積極成效。以較低的能源消耗支撐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向低能耗、低物耗、高產出的輕型化方向發展,城市生態環境和大氣質量不斷改善,垃圾和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高。

  今后5年,北京將加強資源環境政策制定實施,推進資源集約利用與綠色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節約優先的原則,加強財稅、金融、價格、標準、產業等政策的互動組合,在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在企業、園區、社會各層面,引導開發應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再制造、零排放等技術,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促進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