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下半年電氣投資“兵分三路”

http://www.whhswh.com 2010-08-11 11:51 來源:電氣中國

  【導讀:國家電網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智能電表的更換, 到2011年實現互動用電試點,預計10千伏以上工商業用戶全部安裝智能電表,智能電表普及度超過30%,用戶數超過6000萬;到2015年互動用電體系覆蓋主要城市,用戶數超過1.4億。2010~2015年將是智能電表的核心更換時期。按照單臺150~180元的價格假設,預計1.4億戶的總體投資為210億~250億元,年均投資40億~50億元。 由此智能電表市場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

  2010年的前6個月,大盤在毫無休止的動蕩起伏中昭然而過。

  在這半年里,電力設備板塊整體跑贏大盤近20個點;在近20個點中,主題投資成就了板塊的強勢;而在主題投資中,智能電網及電氣節能子板塊又表現得尤為搶眼,智能電網的平均動態估值已超過40倍,相對大盤的PE接近3倍,成為上半年最為亮麗的投資主題之一……

  從今年上半年電網投資的情況來看,電力設備市場呈現出收縮態勢。今年1~5月,全國電網建設投資完成額897億元,僅為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雖然下半年確認投資較多,但新增規模下降已成定局,預計全年電網投資規模將回落至3400億元左右。

  長城證券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員徐超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年初到現在,國網招標量并不是很大。現在一次設備行業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量,一個是價。今年‘價和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企業毛利潤受到很大沖擊。未來5年電網投資將有望持續在3000億元,但是內部會有一定的調整,一次設備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二次設備可能有一定的上調。”

  那么下半年電氣行業將出現哪些投資熱點?

  智能電網“現在時”

  如果說過去兩年,“智能電網”僅處于一個模糊的概念階段,那么從今年開始智能電網將進入真正的實施階段;如果說在過去幾年國家的電網投資熱點主要匯聚于“特高壓”的話,那么2010年或許將成為電網投資的轉折之年,從這一年開始,智能電網將成為今后幾年電網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

  平安證券6月份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國網將智能電網建設試點的重點放在了智能配電網、智能用電上,特高壓的建設則有所放緩,長期來看這一趨勢會延續下去,智能配用電建設的熱點將遠多于智能輸變電。”

  6月29日,國家電網編制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子規劃《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和《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正式發布。此次發布的兩個規劃,基本構成了今后智能電網的標準體系的規劃框架,將全面指引設備研發與行業標準制定。

  《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首次系統地提出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的研制規劃。該規劃分析了目前國內外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的研制狀況,針對“已有設備”、“在研設備”和“待研設備”,提出明確的工作策略,制定每一類設備的研制內容、研制目標和研制計劃。按照該研制規劃,國家電網公司將分三個階段開展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制。

  事實上,在此規劃出臺前,國家電網已經對智能電表進行了第一次招標。

  2010年4月,國家電網分兩次實施了2010年智能電表第一次集中招標,共招標約1366萬臺,其中寧波三星、科陸電子、浩寧達晉級為此輪招標中的前三位(詳情見圖1、圖2)。

  山西證券電力設備研究員梁玉梅向記者表示:“2009年國網首次智能電表招標2級單相表290萬臺。2010年第一次招標統一招標2級單相表共計1279萬臺,1級三相電表74萬臺,0.5S級三相電表12.6萬臺, 數量巨大。目前從進度上看,2010年有望實現招標3000萬臺的規劃,符合國家電網的投資進度。”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電網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智能電表的更換, 到2011年實現互動用電試點,預計10千伏以上工商業用戶全部安裝智能電表,智能電表普及度超過30%,用戶數超過6000萬;到2015年互動用電體系覆蓋主要城市,用戶數超過1.4億。2010~2015年將是智能電表的核心更換時期。按照單臺150~180元的價格假設,預計1.4億戶的總體投資為210億~250億元,年均投資40億~50億元。 由此智能電表市場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

  國家電網內部人士曾透露,今年國網設備總投資為2500億元左右,由于智能電網工作尚處在試點階段,今年的主要任務是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6200個充電樁和其他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建設,這方面投資比例較低,不到10%,下一步將逐步擴大投資。

  據悉,北京首個汽車充電站已經落戶航天橋,金曼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曼克)已計劃為充電站工程提供全套解決方案,記者曾試圖聯系金曼克了解相關情況,不過該公司以暫不方便對外披露婉拒了記者的采訪,相關細節本刊記者也將繼續跟進。

  抽水蓄能機組或成黑馬

  風電“隨風而動”,太陽能在夜間無法持續工作,未來隨著這些間歇式電源越來越多地被接入電網,電網如何實現自身的穩定性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抽水蓄能,便成為當下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途徑。

  在用電低谷時通過水輪機將水抽進一個海拔較高的蓄水池進行蓄水,當電力需求和售電價格達到高峰時,通過水輪機將水注入海拔較低的蓄水池進行發電。在整個周期內80%的已耗能量將得以恢復,這樣公用事業公司可以通過存儲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獲得經濟效益。

  截至2009年底,我國已建的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約1420萬千瓦,我國整體裝機容量8.6億萬千瓦,抽水蓄能占我國總裝機容量比例僅為1.65%,而在部分國家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0%,其中奧地利達到16%,瑞士達到12%,意大利達到11%,日本達到10%。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的比重是偏低,大力發展抽水蓄能成為必然。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民浩曾在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表示,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對抽水蓄能電站的需求增加,我國抽水蓄能電站2020年規劃裝機目標將大幅提升,原計劃的5000萬千瓦將有望被提升到1億千瓦。

  “在‘十一五’期間,水電規劃裝機目標將超額實現,根據‘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9億千瓦,而實際上預計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7億千瓦。然而,盡管整體水電裝機目標將提前完成,但其中,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目標可能難以如期實現,其‘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到2010年實現抽水蓄能2000萬千瓦,預計2010年我國實際能夠實現抽水蓄能1900萬千瓦。”他介紹。

  如若按照2020年1億千瓦的規劃,2010~2020年合計建造8000萬千瓦,按照3000元/瓦的造價,預計未來容量在2400億元,年均市場在240億元,市場空間較大,抽水蓄能的市場已經不是小品種電力設備市場,而是大市場之一,不容被忽視。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兼能源戰略與規劃所所長白建華說:“我國目前抽水蓄能電站前期選址總量超過1.3億千瓦。其中,華東電網、華中電網經營區域的抽水蓄能站址資源最為豐富,兩者合計約占站址資源總量的50%;華北電網、東北電網及南方電網經營區域中的抽水蓄能站址資源也較為豐富,站址資源比重約15%;西北電網經營區域的抽水蓄能站址資源較少,不到全國總量的10%。”

  對于目前我國抽水蓄能國內設備的發展,梁玉梅介紹:“我國抽水蓄能設備的國產化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在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的設計制造方面與國外先進廠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我國已建成的7個抽水蓄能電站的27臺機組是全部進口的,國內企業雖然也參與了一些分包制造,但在關鍵技術的開發和重要部件的設計、制造方面還沒有主動權。在高水頭、25萬千瓦及以上大型機組研制方面的能力更弱。”

  據悉,目前東方電機和哈爾濱電機已經部分實現了抽水蓄能的國產化,但由于其業務占整個上市公司的業務比重較小,所以對上市公司業績暫時沒有較大影響。

  核電迎來“收獲期”

  全球核電經歷了興起、繁榮、停滯的發展歷程后,近幾年核電再次迎來了春天。

  進入21世紀,由于核電安全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漲的天然氣和煤炭價格以及嚴重環境污染和氣候變暖現實,許多國家都將核能列入本國的中長期能源政策。一些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和韓國都制定了重大的核電計劃。

  我國2009年核電裝機容量為900萬千瓦。《核電中長期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截至2010年5月,全國已經核準11個核電站項目共30臺機組,總核準規模3270萬千瓦,已經開工建設的核電機組有23臺,在建規模2540萬千瓦。),目前這一規劃將上升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8000萬千瓦(詳情見圖3)。

  而這一規劃相比2009年的900萬千瓦,增長近8倍,未來10年核電復合增長率將達23%。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在整個電源結構中占比將有目前的2%提升到6%。

  梁玉梅認為,投資高峰期即將到來。“考慮到核電建設周期一般較長,一般為5年以上,國家要實現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8000萬的目標,2010~2015年將是審批和建設高峰期,也將是合同高峰期,相關設備制造商將處于景氣度高點。我國的核電設備制造業主要為大型國有企業壟斷。這是由核電設備的高技術壁壘所決定的。”

  “核電的成本主要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構成,其中設備購置費用約占50%左右,在核電設備中核島設備約占設備的45%,常規島設備占比為30%,另外輔助設備占約比為25%。按照核電站12500元/千瓦計算,未來10年我國核電設備需求量將達到4800億元。”東莞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俞春燕預計。

  目前我國的核島設備主要為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哈動力集團和一重集團4家企業分享。常規島設備市場,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和哈動力壟斷了國內市場,其中東方電氣占到了50%的市場份額,輔助設備市場主要由技術實力較強的機械制造企業占據。國外設備供應商主要是法國的阿爾斯通和阿海琺、俄羅斯的核電建筑公司、美國西屋公司、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和日本的三菱重工。

  據悉,東方電氣(武漢)核設備有限公司現有2套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裝置訂單,到2012年將形成4套的年產能。今年6月東方重機三期工程完工,東方重機已形成年產4臺反應堆壓力容器、15臺汽水分離再熱器和16臺蒸汽發生器的產能。因此綜合來看,到2012年東方電氣將形成4套核島設備,8套常規島設備的產能。

  上海電氣目前已經研制成功部分核電設備大型鑄鍛件、核一級主泵和蒸發器U 型管等關鍵設備,有望突破核電進口零部件瓶頸并實現100%國產化。同時還掌握了AP1000和EPR兩種第三代核電技術核島和常規島的制造能力。截至2009年底,上海電氣核電設備在手訂單達到349億元。

  梁玉梅分析說:“現在是核電建設重新啟動的起點,未來核電投資規模巨大,設備制造商較為壟斷,未來5~10年將是其訂單和業績齊繁榮的階段,而隨著核電制造規模擴大以及國產化比率的提高,盈利能力也逐步提高,看好核島及常規島的設備制造商的業績。”

  因此綜合來看,下半年電氣行業仍存在較多的投資機遇。

  “對于2010年下半年,在電力投資下滑的背景下,行業基本面仍然緊張,電力設備市場競爭壓力較大,中報成績將成為企業試金石,而使個股估值形成分化。伴隨四季度電網建設規劃及相關細分環節標準的逐步明朗,企業的盈利預期將獲得再次提升。判斷一次設備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二次設備由于對于智能電網的加速的預期提升,前期漲幅較為明顯,從估值層面提前反應了未來的業績增長預期,下半年將維持高位震蕩的走勢。”國泰證券的研究報告分析指出。

  梁玉梅則認為,電氣設備及其他節能減排行業研究類設備受行業高景區度及技術壁壘理應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而電源設備和輸變電設備目前從估值水平上處于較低水平,其估值水平低于機械整體的估值水平,而新能源、特高壓未來5~10年內仍處于景氣度周期,應該較整體機械板塊有一定的估值溢價。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