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10-05-24 09:37 來源:新華網
據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鐘義信23日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科研領域創新成果豐碩,可拓學等創新學科已進入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相結合階段。
鐘義信在“中國原創學科可拓學成果發布會”上表示,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精髓,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目前科學技術的前沿和焦點,也是各國科技工作者進行科研創新的主要領域。
近年我國人工智能科學發展迅速,在這一領域已形成自主研究重大科學前沿的能力,并形成了一些自己創新的具有綜合特色的人工智能理論。
鐘義信表示,重大學術創新是指前所未有的并且能引起學術躍變的科學發現和創造,而非已有理論的量變。
“以可拓學為例,這一學科是當今我國學術創新的成功典范”,鐘義信說,“以往學術界對‘矛盾’多采取回避、繞過的態度,‘可拓學’‘可拓工程’則提供一套方法對‘矛盾’進行智能求解。”
可拓學是廣東工業大學教授蔡文首創的貫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橫斷學科,用于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開拓創新的規律與方法,實現對矛盾的智能化處理。在近30年的研究中,可拓學逐步建立了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并逐步在計算機、管理、控制與檢測、醫學等領域得到應用。
據介紹,目前日本、英國等國家都在進行可拓學的研究,而我國可拓學研究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和指導地位。
“如果說機器的使用是人類手的功能延伸、電話是耳朵的功能延伸,計算機網絡是人腦部分功能的延伸,可拓學的研究目的就是智力的延伸。”蔡文說。
目前我國可拓學開始進入應用研究階段,例如,在甘肅應用于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平臺,為解決中小企業經營問題提供優選方案。
除了可拓學,我國在仿生模式識別、泛邏輯理論等領域的研究也有豐碩成果。為了推動仿人機器人關鍵技術水平的提高,讓它們盡快進入家庭和社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將與哈工大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于6月份舉辦首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