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09-09-28 11:03 來源:BLOG
雖然讓八條不同的觸手協調動作,對章魚的大腦而言,似乎是一項很需要技巧的活兒,但真正的困難在于如何控制觸手那些柔韌的、變化無窮的動作。如今,研究人員已經部分地解開了其中的奧秘。
跟我們人類不同,章魚運動皮層的特定區域并不對應身體的特定部位。相反,每個區域在不同時間控制不同部位。它們的運動神經網絡好像跟它們的身體一樣是柔性的----這個現象擴展了神經生理學的范疇,或許還可以用來改進柔性臂機器人的設計。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Benny Hochner,在本周四出版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志上發表了這項研究。他說:“我們認為,因為章魚身體的復雜性及其可變性,它為控制系統的組織提供了一條新途徑。這是我們在這項研究中取得的新發現。”
“它適合于具有比我們人體多許多自由度的結構體;人體是圍繞分段的骨架構成的,沒多少自由度。”
Hochner集中精力研究章魚如何控制其觸手,已有十多年了。在早先的研究中,他幫助證明了貌似復雜的運動,實際上是一個個簡單運動的合成。Hochner還發現,許多運動受外圍神經控制,而不是受大腦控制,好像每條觸手都有自己的脊髓一樣。
章魚大腦發出一條一般性的指令,觸手計算出具體的信號:這比大腦自己完成所有的計算要簡單許多。機器人專家對這一切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們想制造帶柔性附屬肢體的機器----這種機器非常適合在災難現場進行搜救工作,或在體內蜿蜒穿行完成外科手術。
Hochner說:“基本思想就是,從生物學那里獲得靈感,解決如何在柔性結構中產生運動,以及如何用神經系統控制它的問題。”
Hochner的團隊在最近的研究中,將導線插入章魚大腦,通上電流,測量產生的運動,然后再解剖這些動物,查看電極刺激的究竟是什么部位。
他們發現了另一種模塊化的高效設計:每個位置被證明能在不同的觸手處產生不同的運動,隨著電流強度的增加,運動也變得更復雜。而人體的大多數部位都只受一個不變的位置的控制。
Hochner說:“這些網絡相互嵌套。根據刺激,他們重新對系統進行了建模。結果具有更強的動態性,而組織并不嚴密。”
Hochner推測,章魚身體的其他地方(也許在每條觸手的根部)儲存著另外一些神經程序,起到了門的作用:阻斷來自大腦的部分信號,并放行另一部分信號。
Cecilia Laschi對這種可能性特別入迷,她是意大利圣安娜高級研究院(Italy’s 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的生物醫學工程師,也是章魚項目組成員之一,該項目組受章魚啟發,正在研制軟體機器人。
“對機器人而言,這非常重要。如果你制造一臺具有多個自由度的機器人,它會很難控制。”沒參加這項研究的Laschi說:“我們知道,有些運動受外圍神經控制,而有些參數是大腦設定的,我們將在我們的機器人身上運用同樣的思想。”
但是,盡管制造仿人機器的機器人專家,已經能夠在他們的計算中模仿人腦的結構了,Laschi 承認:“對于章魚,我們還沒到那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