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09-06-22 14:38 來源:中國工業報
“鐵礦石進口價格談判是市場行為,我們不干預。但我們堅決支持中鋼協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國際鐵礦石巨頭的步步緊逼。”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在全國鋼鐵行業兩化融合典型經驗座談會間隙表示。
6月5日,力拓董事會在倫敦單方面宣布中止與中鋁195億美元的交易。與此同時,力拓宣布通過配股152億美元與必和必拓組建鐵礦石合資公司。這意味著,在拋棄中鋁之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再次準備聯手走到一起。
將研究應對政策
“對‘兩拓’合并,我們將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一些政策正在研究當中。”對于“兩拓”聯合,陳燕海提出六點意見:
第一,“兩拓”聯合帶有明顯的壟斷色彩。由于中國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兩拓”聯合有可能對中國鋼鐵行業造成沖擊,有可能損害中國鋼企的利益;我們將密切關注“兩拓”聯合可能帶來的沖擊,并積極研究相應對策。
第二,“兩拓”聯合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第三,“兩拓”聯合如果違反了公平競爭法則,造成壟斷效果,我們將不反對尋求建立新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定價方面的話語權。
第四,我們繼續支持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作為中國鋼鐵行業的唯一代表就鐵礦石價格開展談判。
第五,國內鋼鐵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大力開展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努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第六,我們要培育國內礦山的競爭力。結合中國資源賦存特點,對難采礦和較低品位礦加大勘探開發和科研力度,科學利用,從而避免長期依賴進口。
鋼協降價要求合情合理
如果“兩拓”合并,全球鐵礦石市場三分天下的局面將變為“兩強”寡頭壟斷,市場集中度將空前提高,對未來中國進口鐵礦石將產生巨大影響。而今年的鐵礦石談判,因為日本在澳大利亞、巴西等礦山擁有股權,所以率先接受了力拓的價格方案。
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鋼鐵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由于國內國際市場萎縮,鋼材需求大幅下降,鋼鐵產能過剩的矛盾凸顯,鋼材價格急劇下跌,全行業出現虧損。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鋼鐵行業要求鐵礦石進口價格下降的要求是合理的,特別是在目前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中鋼協的要求是合情合理和恰如其分的。”陳燕海說。
中國去年進口鐵礦4.43億噸,是2008年全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約50%,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就占四成,對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非常高。自2002年以來,鐵礦石進口價格連續上漲,平均到岸價從2002年的25美元/噸上漲到136美元/噸,6年上漲了5.4倍。以2002年為起點,通過進口鐵礦石的數量和價格來計算,中國6年共支付了1000多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00多億元,相當于同期中國鋼鐵企業利潤總和的一倍多。中國鋼鐵企業為鐵礦石付出了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