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未來6項技術越來越重要

http://www.whhswh.com 2008-12-09 15:03 來源:計世網

    IDF是對技術的現在進行評判和對未來進行推斷的舞臺。不斷演進的新型計算模式和令人振奮的人機智能計算未來,都給計算行業帶來了挑戰,也拓展了無限的機遇。IDF是對技術的現在進行評判和對未來進行推斷的舞臺。不斷演進的新型計算模式和令人振奮的人機智能計算未來,都給計算行業帶來了挑戰,也拓展了無限的機遇。

  下一代計算新模式:互聯可視計算

  互聯網自誕生起,經歷了從專注于靜態信息展示的Web 1.0到強調互動社區的Web 2.0,下一步將走向提供更豐富和真實體驗的嶄新時代。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的嵌入式和可視計算正逐漸興起。

  IDF正式開幕前一天的媒體日上,在一場主題為“連接真實生活與數字世界的橋梁”的研究溝通會上,來自英特爾研究部門的技術專家向業界介紹了英特爾正在進行的一些前瞻性研究計劃。從這些研究計劃來看,正好契合了這一發展趨勢。

  英特爾繼今年春季在IDF上拋出“輕裝上陣、暢享生活(Carry Small Live Large,CSLL)”概念以后,英特爾院士兼萬億級計算研究項目總監Jim Held又提出了一種名為“互聯可視計算(Connected Visual Computing,CVC)”的新型計算模式。在CVC模式下,人們可以在高度直觀、互動的可視界面下在線分享經歷和信息。

  英特爾正在研究的CVC應用包括增強真實世界和創造虛擬世界兩種類型。前者包括將現實世界圖像與數字信息結合以更好地展現周圍世界的增強現實,后者則包括虛擬世界、多人網絡游戲、3D影院等模擬環境。根據統計,諸如Second Life等虛擬世界應用目前已經超過2000種,而參與虛擬世界的人群也將由去年的6千萬人增加到10年后的10億。

  逐漸豐富的應用、越來越逼真的3D影像、快速增長的用戶群,使CVC應用模式對目前電腦和聯網設備的計算性能和網絡帶寬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根據英特爾的初步預測,CVC應用需要將服務器性能提高10倍,在客戶端,CPU性能需要提高3倍,GPU則需要提高20倍,而網絡傳輸帶寬則面臨更大的挑戰,需要提高100倍,其中最大的帶寬限制存在于從服務器到客戶端環節。

  另一方面,CSLL研究的主要目的則是實現豐富和有價值的個性化體驗。一種稱為環境感知(enviroment awareness)的技術綜合了傳感器、無線網絡、計算和顯示等多種技術,可以通過傳感器和推理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及其周圍的環境。英特爾新興平臺實驗室總監Mary Smiley在現場展示了一項有關移動感知技術的應用:一個連接有傳感器的實驗人員在不斷地改變運動狀態,比如靜止、慢走或者奔跑,與傳感器相連的智能移動設備則能根據傳感器傳來的身體生態指標和設定好的健身目標,隨時指導其進行合理的運動狀態調整。

  盡管相關的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但未來可能廣泛地應用在包括交互用戶界面、無線顯示、社會網絡、智能環境、健康監護等眾多領域。

  IA:架構一致性的盛宴

  通過PC訪問互聯網已經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普及,隨著無線寬帶技術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應用正向移動互聯網轉移。而芯片巨人最新的目標正是挺進這一嶄新的市場。這種意圖或許從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基辛格主題為“IA=嵌入+動態+可視”的演講中可以窺見一斑。

  從凌動(Atom)到酷睿、至強、安騰,英特爾已經擁有了TDP功耗從1W到130W的完整產品線,目前可以覆蓋除手機以外所有的計算平臺,而當明年凌動的升級版處理器Moorestown誕生以后,功耗進一步降低的凌動完全有可能進軍手機市場。除了安騰以外,英特爾的處理器已經全部開始采用IA架構。

  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各種承接市場(比如手機與MID,MID和上網本、筆記本電腦等)具有天然的融合特性,因而平臺應用的兼容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采用統一的IA架構毫無疑問有助于提高應用的流暢性和平滑性。不過,要想用同一架構適應如此寬廣的應用領域,處理器需要具有優秀的可伸縮性。

  而最具有可伸縮性的產品線來自于酷睿架構??犷5南乱淮鶱ehalem微架構在秋季IDF上做了全面展示和架構細節揭秘。 Nehalem在架構設計上最大的特點是在均衡性能和功耗的基礎上盡量地提高處理器架構的可伸縮性,以適應復雜多樣的應用。 Nehalem將處理器除內核之外的部分采用模塊化設計,這也是所謂“動態(Dynamic)”一詞背后最大的潛臺詞。

  在公開展示的Nehalem架構特性中,有幾項是業界已經熟知的:比如內部可配置2、4、8個內核;采用新的QPI互聯總線、集成內存控制器和超線程技術;支持DDR3、PCIe 2.0和SSE4.2指令集等。

  另一方面,Nelalem的功率控制和性能提升技術則是首次公布: Nehalem采用了一種新的加速模式,并在處理器架構內引入了功耗門設計。后者可以根據負載情況開關任一內核,使靜態核的功耗接近于零;而功耗門在檢測到某一內核工作負載較輕時,可以將其工作負載轉移到其他內核中,而工作內核的電壓和頻率將提高,以提供更好的計算性能。 Nehalem還將微內核、內存和非核部分的電壓/頻率進行分區,各部分功率可以獨立優化,從而大大降低了非工作功耗。 Nelalem就是通過這種“功耗”轉移技術達到了能耗比的最優。

  面向高端臺式機市場的酷睿i7(今年第四季度投產)和主流服務器市場的Nehalem-EP將是第一批上市的Nehalem架構產品。而面向可擴展服務器市場(即MP市場)的Nehalem-EX和主流臺式機(研發代號分別為“Havendale”和“Lynnfield”)及筆記本電腦的(研發代號分別為“Auburndale”和“Clarksfield ”)處理器將于明年下半年投產。英特爾還公布了酷睿i7處理器的詳細參數,包括采用4核8線程、8MB智能緩存和集成3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

  面對日益復雜的多核并行編程環境,英特爾副總裁兼軟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蕾妮?詹姆斯宣布英特爾將推出Parallel Studio并行編程軟件工具集,該套件中包括了多種擴展功能,能發現、開發、調試和調優并行程序。這是英特爾第一個單獨為并行編程推出的軟件編程開發工具集,可以幫助開發人員更高效地進行多核編程。一個嶄新的并行編程時代即將拉開帷幕。

  移動計算走向主流

  在IDF上,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移動事業部總經理浦大衛稱移動計算已經成為主流。因為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筆記本電腦的發貨量就將超過臺式機。

  而在不久的將來,筆記本電腦也將正式步入四核時代–移動版Q9100和至尊版QX9300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全面入駐移動平臺,而屆時英特爾SATA固態硬盤和防盜技術(英特爾AT )也將進一步增強移動平臺的性能和安全性。英特爾還發布了8款全新的小尺寸封裝處理器,封裝面積比目前正常版本的縮小了一半以上。同時,戴爾、華碩、聯想、松下和東芝將在未來推出支持WiMAX技術的筆記本電腦。

  普大衛還展示了采用Nehalem架構處理器的Calpella筆記本電腦平臺。這是將于明年推出的新移動平臺。

  而便攜式事業部總經理阿南德則展示了MID最新的進展情況。阿南德現場連入了世界上密集型計算需求量最大網站之一的“魔獸世界”,并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手持設備上的高清演示。已經有多家供應商即將推出多種用途的MID設備,其中Clarion的MID主要定位于下一代導航設備,能夠提供基于位置的實時服務,松下和富士通也分別推出了基于MID平臺的防震型和最小巧的折疊式PC產品。

  阿南德還展示了凌動下一代“Moorestown”平臺的晶圓,這也意味著首款Moorestown芯片已經制造成功。預計這一平臺將于2009年至2010年面世。阿南德還意味深長地指出Moorestown架構將有眾多功能并可能為移動通信互聯網設備帶來數據和語音功能,這不啻是英特爾進軍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市場的宣言。

  凌動主導嵌入式市場

  傳統的嵌入式應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市場,而消費電子和日益豐富的互聯網應用孕育出了更為廣大的市場空間。據英特爾預測,在2015年將有150億個嵌入式計算設備與互聯網連接。嵌入式互聯網應用衍生出了IP網絡與安全、視頻智能、醫療、車載信息娛樂以及家庭自動化等眾多新興市場。而傳統的消費和垂直行業的界限也在逐漸模糊。

[page_break]

  在嵌入式市場上,英特爾目前分別推出了面向行業市場和消費應用的SoC產品方案,即今年7月發布的Tolapai(產品型號為EP80579)和剛剛在秋季IDF上宣布推出的媒體處理器Canmore(產品型號為CE3100)。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數字家庭事業部總經理金炳國在秋季IDF上介紹了Canmore。 Canmore是英特爾首款面向藍光、電視機頂盒的,是自電視等連網型CE設備的專用IA SoC,支持顯示、圖形、音/視頻等多種功能,能夠對來自廣播網絡、計算機和寬帶網絡上的音/視頻內容進行編解碼。將于9月份開始發貨。初期采用Canmore的包括三星和東芝等家電廠商。

  不過,真正引人注目的還是英特爾與雅虎的合作。在秋季IDF上,英特爾和雅虎發布了雙方面向電視的消費類電子設備開發應用框架Widget Channel。 Widget Channel開拓了一個新的思路:提供互聯網與電視的融合性體驗,將互聯網和電視這兩個目前最有潛力和“錢”景的概念連在一起。

  目前Tolapai和Canmore還都采用的是奔騰M的處理器架構,但明年誕生的下一代產品San Onofre和Sodaville則都將升級到凌動內核。

  可視計算的先鋒: Larabee

  Larabee是本次IDF上另一項重要的發布。這款將于明年下半年或者2010年誕生的GPGPU(通用用途GPU)將是英特爾第一款基于IA架構的獨立顯示芯片(GPU),也是英特爾在多核(Many core)領域一個新的嘗試。

  Larabee是用于可視計算的嶄新架構,是一款試圖融合CPU和GPU的產品。它主要面向個人電腦圖形市場,支持DirectX和OpenGL,能夠運行目前的所有游戲和相關程序。從目前公布的架構細節來看,Larrabee將采用順序執行技術、短流水線,支持多線程,在架構設計上將GPU的高并行性和CPU的高可編程性結合起來。除了GPU以外,Larrabee還可以作為特定應用的加速器以支持多種應用。

  Larabee身上還承載了更多的使命。未來集成數十個、數百個甚至數千個內核的芯片將很有可能以Larabee的技術經驗為藍本。

  而英特爾的觸角并非僅僅局限于電腦市場,英特爾在IDF上還與夢工廠動畫公司共同發布了新品牌InTru 3D,結合英特爾的尖端計算技術和夢工廠的動畫創造能力,在2009年以后的所有夢工廠3D影片中推廣InTru 3D標識。

  未來計算機接近人類智能

  每年IDF上最為精彩和吸引人的都是關于未來技術研發方向的主題演講。英特爾首席技術官賈斯汀在最后一天的主題演講中預言到2050年,技術將使機器智能達到與人類智能接近的水平。而社交互動、機器人技術和計算機感知真實世界的能力將實現飛躍,從而實現上述目標。

  “計算行業正以40年前人們難以想像的速度發展。在不遠的未來,機器的推理能力甚至可能超過人類?!辟Z斯汀最后總結道。

  人機界面正在成為英特爾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而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已經初見成效,賈斯汀舉了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是關于無線電源的。英特爾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無線共振能量鏈接(WREL)技術:利用強力耦合共振器為數米外的筆記本電腦充電。賈斯汀甚至還在現場演示了無需插頭或者電線而點亮60瓦燈泡的實驗,轟動當場。

  另外,英特爾正在研究利用數百萬個被稱為“Catom”的微型智能部件來制造可以改變形狀的材料,從而改變計算計算設備的物理形狀以適應不同的使用方式。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好萊塢大片《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不斷重組,可以無限變形的萬能機器。

  而機器人也正從工業領域轉到家庭和廚房。賈斯汀展示了兩個在英特爾實驗室開發的個人機器人原型。其中一個機器人演示了被設置于機器人手上的電場預接觸,這是一種魚類而非人類使用的新奇感知方式,所以機器人可以在接觸到物體之前就能“感知”物體。另外一項演示是一個完全自主的移動操作機器人,利用先進的動作規劃、操作、感知和人工智能,它可以識別人臉、領會并執行人類的命令。

  在不遠的未來,通過傳感器連接人類腦波,將人類的意識傳播并解讀給電腦,從而實現更有效和自然的人機互動已經不是什么幻想。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人機交互時代。

  焦點

  貝瑞特:讓技術為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做貢獻

  英特爾董事會主席貝瑞特的開場演講更像是一堂IT的人文歷史課。現場視頻穿越了從刀耕火種的石器時代,到火車蒸汽機的工業時代,直至手機電腦盛行的信息時代。

  貝瑞特認為,IDF是面向開發人員的大會,而開發的本質是要為推動人類生活更加美好。目前主持聯合國在發展中國家推動技術的貝瑞特指出:技術是應對醫療、教育、經濟發展和環境等全球性最迫切挑戰的有力工具。貝瑞特還鼓勵開發者積極參與,利用技術專長幫助全球數十億人口成就夢想。

  貝瑞特在現場與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學博士Johnny Lee合作展示了采用互動數字白板和任天堂WⅡ游戲機遠程控制技術開發出的低成本互動數字白板,以及提供小額貸款的在線服務、遠程醫療和利用低成本太陽能技術節能等應對現實世界挑戰的種種解決方案。

  貝瑞特還宣布英特爾公司將設立四項10萬美元的獎金以獎勵利用技術在滿足有關教育、醫療、經濟發展和環境需求方面最具創新性的設想。評獎的依據主要是解決方案的可持續性和創新性。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