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09-03-31 17:21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波
導讀:清晰的市場聚焦和定的宏觀和貨幣調控政位、獨特的能力以及績效的策使得企業不得不考底蘊,是衡量卓越績效企業的三塊基石。
大家在談到迎接挑戰,追求新發展的時候 ,不免要提出一個問題,企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怎么樣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優秀,是否實現了卓越的績效。
在過去幾年中,埃森哲對全球六千多家企業,從增長性、盈利性、前瞻性、持續性和連續性五個方面衡量企業是否實現了卓越績效。按照這樣的衡量,一個卓越績效的企業,必須能夠克服經濟和行業的不同周期的影響。無論企業的領導如何更迭,都能夠持續、穩定地超越同行業或其他企業,給股東和企業帶來價值。
我們發現所有的卓越績效的企業的卓越表現都依賴于以下三個基石:
第一,清晰的市場聚焦和定位。即企業知道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競爭,而且能夠對未來的市場以及行業所發生的事情有足夠的預見性。
第二,企業要有自己獨特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有所不同,可能是制造能力、成本優勢的能力、產品創新的能力、客戶服務的能力,也有可能是組織和流程的能力,但是這些獨特的能力是使這些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三,企業的績效底蘊,即由于企業長期的發展和歷史的原因而形成,雖然很難量化和衡量,但是在支撐企業持續實現卓越績效的時候起著重大作用的因素,通常我們談到的是企業的領導力文化、對人力資源的認識和管理、對績效管理的文化、創新的文化,當然還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等。
在當前新的條件下,中國企業確實面臨著新的挑戰。
國際方面,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遠遠沒有消除,發達國家的經濟開始或者持續衰退,全球性的能源、原材料的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這都使得在全球產生了消費需求的減退,這對中國企業,特別是那些傳統上依靠出口的制造業面臨著困難,也對很多依賴勞動力低成本的制造以及自然資源、環境嚴重透支的高速增長的企業,不能夠維系像從前那樣的成長。
國內方面,從緊國內方面,從緊的宏觀和貨幣調控政策使得企業不得不考慮轉型以及新的發展思路。我們在研究中看到,不論卓越績效企業還是一般企業,中國企業在過去相對于國際企業的增長性是遙遙領先的。2005~2006年中國企業平均增長水平是13.7%,國際增長水平是10%,中國卓越績效企業增長幅度是33%,而國際卓越績效企業是18%。
從增長來說,中國企業在過去這些年是有優勢的,在盈利方面則是軟肋,中國高績效企業平均的盈利水平是 2%,而國際卓越績效的企業盈利水平是4%。今年的研究我們看到有些好的消息,中國卓越績效企業在盈利方面正在迎頭趕上國際可比企業,但從企業整體來看,特別是低績效的企業,進一步損害了股東的價值和企業的價值。
根據卓越績效企業的三大基石,在新的嚴峻經濟環境條件下,中國的卓越績效企業是怎樣實現卓越績效的?
第一,在企業的市場聚焦和定位方面,卓越績效企業做得非常好,他們開始擺脫過去的低成本、低附加值、低水平服務、高能耗、高污染競爭,向新的一種競爭方式轉型,一方面這些企業給市場帶來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他們也注重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價值鏈上進行進一步的延伸。如煙臺張裕在過去幾年中,除了引進技術和外資,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和提高產品質量之外,還進一步拓展了營銷網絡,在 29個省市建立了三千多個零售商的網絡點。而鄂爾多斯在全球占有 30%羊絨產品份額的同時,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不僅擁有 26家工廠,而且對產品的設計和研發都有所延伸,并在國內外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在洛杉磯、倫敦、東京、香港、米蘭等時裝中心建立了 30家品牌店。
第二,獨特能力方面,研究中我們發現卓越績效企業在兩個方面尤其突出,一是建立企業的創新能力,二是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以及服務于客戶的能力,這些企業都做得非常優秀。
我們看到,低績效的企業有將近 50%還在追求成本的優勢,但是卓越績效企業更多注重于高的附加值,把創新作為新的體制和機制看待,而且牢牢地以客戶為中心作為其理念,把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作為重點,而低績效企業更多把吸引新的客戶作為重點。
在中國市場上,市場對服務的要求相對于其他的市場要求更高,企業對以客戶為中心或者客戶服務的能力更應該重視。
最后,在談到績效底蘊方面,所有企業都注重人才的競爭,這是致勝的法寶。卓越績效企業除了運用市場的薪酬福利吸引人才以外,實際上還給人才提供事業的平臺。比如我們看到在企業的發展中明確地把企業的利益增長和職工利益增長明確地捆綁起來,實現了職工的穩定,更多的企業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環境的影響。在過去一年中和未來的三年中,卓越績效的企業更注重于環境保護和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投資。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條件下,企業面臨的挑戰是艱巨的,需要改變單純的追求增長和規模的思維方式,向追求持續的盈利性的增長模式轉變,希望中國的企業就像中國傳說一樣,能夠鯉魚跳龍門,克服重重困難,迎接種種挑戰,在未來的三十年中實現高質量和相對高速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