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機器人產業:未來的大蛋糕

http://www.whhswh.com 2009-02-12 16:34 來源:《裝備制造》

   編者語: 機器人應用領域一個是工業生產制造,一個是與一般人生活關系密切的服務機器人。
由于能取代部分人類工作或執行人類難以從事的任務,所以目前服務機器人公認為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據悉,2012年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至少有800億美元,市場規模將成長至2500億美元。

   “因為能取代部分人類工作或執行人類難以從事的任務,目前服務機器人被公認為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孫增圻教授表示。根據權威研究機構預計,2012年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至少有800億美元,市場規模將成長至2500億美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大“蛋糕”,想分得一杯羹的企業個個摩拳擦掌。目前光我國從事機器人的研發單位就有200多家,專業從事機器人產業開發的則達50家以上。
 
   一般來講,機器人應用領域一個是工業生產制造,一個是與一般人生活關系密切的服務機器人。“因為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小到醫療服務、幫老助殘,大到執行太空探險和戰斗任務都可以利用機器人來完成,同時所需要的技術領域也很多元,包括精密機械、激光、模具、通訊,要制造出一臺可以執行完整任務的機器人,不僅需求的技術缺一不可,整合能力也同樣重要。”孫增圻教授認為。 

  2008中國機器人大賽就為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當問及舉辦地為什么選在中山時,大賽策劃張飛告訴記者,“要將珠三角的電子信息產業、計算機產業以及機械產業綜合起來,以發展機器人產業為先機,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政府也給了很大支持?!?BR> 
   機器人大賽無疑是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自動化領域的多位權威學者也表示了認同,“應該廣泛開展像RoboCup公開賽這樣的機器人賽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機器人,形成一定的氛圍,加上政策的支持,就可以在機器人產業方面闖出一條新路。”孫增圻教授表示。 

  香港中文大學徐揚生院士認為機器人技術對地方產業的飛躍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如果將機器人技術運用進去,就能將中山的機電產業提升一個層次。產業是需要牽引的。我們先把機器人大賽這件事放在中山,再引進其他的配套產業,這樣才能全面地發展主產業和配套產業?!?

   日本現已將智能機器人列為新產業創造戰略七大領域之一,韓國也將其列為十大新世代成長動力產業之一,并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積極發展。現在家用機器人的普及正蓄勢待發,集成了人工智能,語音識別與合成,圖像實時處理、自動化控制、互聯網網絡控制等先進技術。 

   相比之下,國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還不充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上升階段?!睂O增圻教授告訴記者,“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工業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已經成為一種標準設備廣泛應用于工業界?!岸覀冎袊€處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階段。不同的行業根據自己的理解做應用于自己行業的機器人,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平臺,就很難把質量做好,也難以形成批量?!?

   “機器人技術應用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機器人產業,另一種是靠機器人技術來更新換代,開發新的產品,通過機器人技術使產品更智能化?!毙鞊P生院士這樣認為。國外發達國家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裝備已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日本發那科就是以提供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為核心產業,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商之一。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項目,經歷“八五、九五”科技攻關,現已基本掌握系統軟硬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并進入實用化階段,開發出孤焊、點焊、裝配、搬運、注塑等機器人。 

   “九五”期間,國家“863”高技術計劃已將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搏實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一汽集團涂裝技術開發中心等確立為智能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而最近兩年也不斷有企業涉足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制造,像國產數控系統主力企業廣州數控和成都廣泰等。 

   “因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比較晚,國內機器人也沒有價格優勢,目前用在生產上的機器人以進口為主。”孫增圻教授告訴記者。據了解,2007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出口量100臺左右,年出口額0.2億元多一點。這和發達國家相比數量微乎其微。因此,人們也不得不反思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梗結到底在哪里。 

   “如果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瓶頸可能是材料、電機等關鍵部件,但模塊化、標準化才是最關鍵的;從研究上講就是機器人如何提高智能、傳感器等,在技術方面則是如何與國際接軌?!睂O增圻教授認為,目前的狀況只是為中外工業機器人的產品打開國內市場準備了物質和人員條件。

   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國內市場實際擁有量將達到173000臺。而到2015年,國內市場容量更將增加到幾十萬臺。面對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該如何占領這個市場將成為目前思考的問題所在,孫增圻教授表示,“要將國內機器人價格降下來、可靠性升上去,發展我們自己的機器人產業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國內行業要盡快的模塊化、標準化,建立整合上、中、下游的智能機器人發展平臺。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睂O增圻教授認為,開創智能機器人的創意開發,在機器人行業內就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化平臺,尤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如果各自為政,很難促進產業化的發展。另外,國內勞動力成本提高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促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孫增圻教授告訴記者,“我們這次大賽就是要把機器人跟市場和產業化聯系起來,有些機器人研發的關鍵技術可以轉化到別的機器人上,如視覺、定位等關鍵技術。產業的發展要有市場,關鍵就是如何模塊化、標準化,降低成本,而這些需要一個過程?!?nbsp;

   雖然目前機器人還主要應用在汽車生產領域,但也已從傳統的制造業轉向其他制造業,推廣到諸如采礦、建筑、農業、災難救援等各種非制造行業。而服務型機器人作為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孫增圻教授認為研發的難點就是就是“讓機器人有很高的適應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睓C器人作為效率、品質的保證,其推廣和普及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目前的發展既不同于歐系的發展模式,也有別于日本的機器人產業。“在普及的過程中真正實現模塊化、標準化,還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睂O增圻教授語帶感慨,政府把機器人產業納入到重要產業政策中,對制約工業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進行重點支持,這或許就是目前要做好的事。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