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場館 污水“零排放”環保發電
http://www.whhswh.com 2008-07-22 10:03 來源:慧聰網
中水、污水資源化,太陽能發電作照明,場內人性化專業化設計為羽毛球、藝術體操比賽提供適宜環境……今天,在奧組委主新聞中心舉辦的“奧運會場館建設自主創新”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透露了場館建設中結出的許多科技創新成果。
水
北京是一個缺水城市,利用創新手段節約用水,不僅是綠色奧運理念的體現,還將有效緩解北京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奧運場館污水處理與中水回用是科技人員創新的一套科學利用系統。
據北京市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丁建明介紹:該系統采用雨洪利用、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等技術,可對奧運場館污水和中水進行科學處理和重復利用,使奧運場館區平均雨水綜合利用率超過80%,奧運場館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率達到100%。不僅做到污水“零排放”,還令中水、污水“資源化”。
電
大量采用綠色環保技術發電節能,是奧運場館建設中利用科技創新手段的又一個特色。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綠色能源技術的應用,使奧運場館綠色能源供應比例達到了26%以上,是綠色奧運理念的具體實踐。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楊偉光告訴記者:在奧運村微能耗建筑整體設計中,利用了太陽能光電、光熱、地熱、污水熱能、風能、綠色照明、樓宇自控等20多項先進技術,大大降低了能耗,其采暖指標僅為北京市規定采暖指標的四分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貢獻率為65.7%,實現節能83%。
而眾多場館建設中,太陽能利用效果更為可佳。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已在國家體育館等7個奧運場館中得到應用,總裝機容量600多千瓦,年發電量58萬千瓦時,可滿足北京市近萬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費用電。相當于節約標煤17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噸。
據悉,北京奧運場館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電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
風
專業化、人性化設計,這是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中科技創新的第三個特色。承擔2008年奧運會羽毛球、藝術體操比賽項目的北工大體育館,是一個對空間環境設計要求很高的場館。比如,羽毛球比賽中的揮球,藝術體操比賽中的拋彩帶、拋彩球等動作對風速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而在北京最炎熱的八月,在場內觀眾多達7500人的情況下,實現對場館內風速和溫度的嚴格控制,勢必將造成室溫的提升。
在場館建設中,工程設計人員大膽創新,對體育館采用了分層空調和席下送風的氣流組織設計。通過對比賽廳的氣流、氣溫的仿真模擬研究,實行了氣流分區合理管理。于是,既減少了大空間的能源消耗,又可把比賽大廳內距地9米內的氣流速度嚴格控制在每秒0.2米以內,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有效解決了觀賽環境的舒適性要求與比賽對風速溫度嚴格限制之間的矛盾。
奧運場館的建設,把科技創新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有機地結合,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據初步統計,已經受理及已經批下來的專利,已達50項左右。這些從結構設計到新型材料,從施工工藝到質量檢測標準等各方面形成的一批自主創新的成果,將對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