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為科技股注入成長動力
http://www.whhswh.com 2008-07-11 14:59 來源:通信信息報
2008年無疑是一個關鍵年。日前,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三定方案。在三定方案明確的15項主要職責中,首要任務就是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傳統IT業在新的行業變革下有望迎來發展拐點,資本市場上的IT力量有望迅速壯大。
雖然在目前的股市中,科技股整體權重尚輕,但各個科技領域的相關公司,基本代表了中國各個科技領域取得的產業化能力。其中,IT企業是資本市場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通信設備、數字電視、軟件等細分領域分布著眾多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常常是資本市場追捧的主要對象。
然而,與龐大的信息產業規模相比,資本市場對信息產業的投資遠遠不足。例如,近年來軟件企業紛紛試水資本市場,但上市公司的比重偏低。目前,我國軟件企業約有18000家,而上市公司尚不足50家。而在此之中,有A股、有H股,也有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
“兩化融合”使IT企業可以在產業市場大展宏圖,既對信息產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內需市場。中國IT市場規模已是世界第二,專家預計,不久后,中國IT市場將會發展為世界第一。這就為資本市場上的IT企業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我國IT產業的增長正逐漸疲軟。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看,前5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增速趨緩。而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能為IT業打破發展的瓶頸,為整個產業創造更多價值增長空間。
無論是內容制造商還是設備制造商,整個IT業界一直在期待融合,只有融合才能為其帶來新的“藍?!薄I內人士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成立將改變信息化的發展格局,促進IT業與其他行業的密切聯系,加快3G、IPTV、手機電視等商用的步伐。
但是,2008年,抑制經濟過熱的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將影響投資的增長。而且,成本比較優勢弱化將進一步導致外資轉移的擴大。我國的IT業能否再現輝煌,就要看其能否及時應對新的市場環境。
同時,IT企業通過戰略性兼并收購、海內外上市等方式,有利于提升公司配置資源的能力,有效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與協同效應。有消息稱,今年科技部與證監會將加強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發揮資本市場對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作用。
顯然,IT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還應抓住資本市場這一平臺。在過去幾年中,原信息產業部電子發展基金通過風險投資的方式,支持了數家集成電路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企業長期靠政府支持不是辦法,政府更希望社會資本投入產業中來,支持企業發展。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需要信息產業的支撐,這將推動我國IT業的發展。當然,IT企業上市時機與整個市場環境冷熱有關。但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IT企業活躍在產業市場和資本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