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四大油氣集團600億巨資找石油

http://www.whhswh.com 2008-07-04 10:39 來源:慧聰網

  最現實的選擇:四大油氣集團巨資找油  
    
  一筆耗資或600億元的專項投入,也許會給中國油氣資源一個美好的未來。  
    
  6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一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  
    
  “這個重大科技專項,主要是在現有油氣開發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挖潛。”參與該專項的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興志告訴記者。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這個耗資或600億元的重大科技專項,資金來源主要為兩部分:中央財政撥款和企業自籌。  
    
  “就具體的研究項目而言,中央財政和企業將按1:2比例出資,研究項目的成果和收益歸企業享有。”一名參與項目的不愿公開姓名人士說。  
    
  按照目前的投資規模近600億來算,國家財政的投資規模將在200億左右。參與自籌的企業主要包括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等。  
    
  這一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將一直延續到2020年。  
    
  “最現實的選擇”  
    
  該重大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所確立的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規劃綱要》解釋,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根據國務院2006年6月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為“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重大科技專項的牽頭單位。  
    
  隨后,圍繞該項目成立了“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設立實施工作組及管理辦公室和專家委員會。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馬凱任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組長,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等部門和單位領導任成員。  
    
  專家委員會則包括了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及煤層氣領域最為資深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專家學者組成。  
 
  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興志作為專項的專家組成員,參與了由中石化負責牽頭組織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氣田勘探開發示范工程》的實施方案的制定。該示范工程是重大專項中的一個研究項目之一。 
   
  他告訴記者,針對具體的研究項目,為了確保研究項目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對項目研究的成果都是做了具體增產多少油氣進行的要求。 
   
  而且,王興志認為,在目前甚至2020年以后來看,在目前這些領域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技術研發投入,是中國保證油氣供應安全的最現實的選擇。 
   
  “現在看來,技術革新對于抵御國家所面臨的能源風險的作用更大了。”魏一鳴告訴記者。魏現在是中國科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通過在能源勘探、開采、加工、運輸等領域的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而保證我國長期可持續的能源安全,成為魏一鳴和其同事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建言思路。 
   
  其所在的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正是在2006年國家正式確立了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重大專項以后,由中科院和中石油協議建立,掛靠在中科院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學研究所。 
   
  進軍非常規油氣 
   
  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魏一鳴和他所在的中科院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學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做了一系列有關油氣關鍵技術的研究,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得出結論,“技術進步對抵抗我國油價風險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page_break]

   
  具體說來,當原油開采部門存在高等程度的技術進步時,即使在油價翻番的情況下,我國實際GDP和總投資不僅能完全消除油價上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還能保證我國實際GDP增加和總投資增加。 
   
  當石化部門存在高等程度的技術進步時,國際油價即使漲幅達到100%,我國實際GDP和總投資增長也完全可以擺脫油價上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而且,在擺脫負面影響后還可以保證實際GDP總量和總投資發生較大幅度的增長。交通運輸部門技術進步所產生的影響和石化部門的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效果接近。 
   
  魏一鳴的研究背景是2004年油價創了當時的21年新高——2004年5月7日國際石油價格沖破每桶40美元關口,10月7日盤中沖破52美元大關,創21年最高。 
   
  而這些研究成果也成為了國家針對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進行重大科技專項研究進行立項的重要依據。 
   
  魏一鳴告訴本報記者,他的這一研究結果,到目前看來,依然適應中國的能源形勢。 
   
  而且,此重大專項中所涉及的大型油氣田開發和煤層氣開發在當前的形勢下都面臨同樣的技術困局——中國工程院完成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對中國油氣供需態勢作出的基本估計是,我國石油、天然氣供求矛盾將長期存在,僅靠常規油氣供應將很難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以煤層氣為例。我國煤層氣資源量36.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相當于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66%。但是,目前的開采技術還不成熟。 
   
  在最近召開的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新領域與新技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研討的結論是,由于非常規油氣地質條件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部分開發技術適用性差,不成熟,綜合利用效率低,因此要實現非常規能源對常規能源的替代還需要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王紅巖說,隨著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成本的不斷增加,全球將更加重視新能源,對新能源的投入不斷加大。非常規油氣在我國存在點多、面廣、難度大的特點,需要用新技術取得新突破。 
   
  中石油副總裁胡文瑞也曾公開表示,非常規油氣資源產業發展中正面臨眾多挑戰,比如非常規油氣資源業務投入大、周期長,經濟效益短期內難以體現。 
   
  “而對于新的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能源企業長期以來表現出了保守和投資不積極的態度,”“所以,國家通過重大專項的方式來推進這個事情應該是更有利于在能源領域的技術革新。”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