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08-06-16 15:52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相關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的電子工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從電子行業全局看,中國還是充當了一個組裝加工廠的角色,利潤非常薄。同時,大多數中國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新品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還制約著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生存與發展。
因此,核心元器件基本上依賴進口。我國的電子行業始終處于低水平、高成本、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狀況之中。技術含量低、搞配套的企業多,搞高科技成套設備的企業少;依賴于國外基礎材料和設備進行簡單再生產的企業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出口創匯的企業少。
目前,中國一航旗下已經擁有一些生產機載設備的公司,不過也主要是與軍機配套。相關民航業內專家指出,如果發展民機項目,市場需求可能會帶動這些公司發展民機電子設備,而大飛機就為航空電子工業的“軍轉民”提供了契機。
另外,大飛機還需要大量的儀器儀表設備。而目前,國產儀器儀表由于產品可靠性較差,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要比外國產品低1~2個數量級,我國對儀器儀表產品市場需求總量的52.87%需要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企業占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大型、高精度的儀器儀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航空體系內企業能生產一部分航空儀器儀表,大量的儀器儀表是靠航空體系外企業生產。
據了解,我國不是沒有研制航空儀器儀表的能力,但由于儀器儀表屬于高科技行業,研制活動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風險高,而大飛機項目的開展,將為國內儀器儀表企業發展高端產品提供動力。
儀器儀表業前瞻:軍用轉民用需要契機
“目前,ARJ21使用的機載設備和系統還主要依賴進口,因為我國國產航空電子系統還僅限于軍用。”周濟生12日說,由于軍機的壽命只是民用飛機的十分之一,因此民機機載電子設備的標準與軍機也不太一樣,而且民機的機載設備都需要通過適航標準,以保證更大的安全性。
相關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的電子工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從電子行業全局看,中國還是充當了一個組裝加工廠的角色,利潤非常薄。同時,大多數中國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新品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還制約著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的生存與發展。
因此,核心元器件基本上依賴進口。我國的電子行業始終處于低水平、高成本、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狀況之中。技術含量低、搞配套的企業多,搞高科技成套設備的企業少;依賴于國外基礎材料和設備進行簡單再生產的企業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出口創匯的企業少。
目前,中國一航旗下已經擁有一些生產機載設備的公司,不過也主要是與軍機配套。相關民航業內專家指出,如果發展民機項目,市場需求可能會帶動這些公司發展民機電子設備,而大飛機就為航空電子工業的“軍轉民”提供了契機。
另外,大飛機還需要大量的儀器儀表設備。而目前,國產儀器儀表由于產品可靠性較差,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要比外國產品低1~2個數量級,我國對儀器儀表產品市場需求總量的52.87%需要進口,中檔產品以及許多關鍵零部件國外企業占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大型、高精度的儀器儀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航空體系內企業能生產一部分航空儀器儀表,大量的儀器儀表是靠航空體系外企業生產。
據了解,我國不是沒有研制航空儀器儀表的能力,但由于儀器儀表屬于高科技行業,研制活動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風險高,而大飛機項目的開展,將為國內儀器儀表企業發展高端產品提供動力。
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將隨大飛機項目獲得突破
自“運十”下馬到大飛機項目啟動,雖然延宕二十余年,卻足以告慰一代民航人的“飛天夢”。5月11日,我國自主研制大飛機的項目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滬掛牌成立,該公司注冊資本達190億元,總部設在上海,上海未來將成為國產大飛機的項目研發、總裝和售后服務三大中心。整個研制過程需要耗時十年以上,卻能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產業拉動和經濟增長。
研究表明,如果將民用船舶業對產業拉動以1元錢計算,家電為45元,汽車為80元,而大型客機為800元;同時,從投入產出效益來看,每向航空工業投入1萬美元,10年后大約可以產生50萬至80萬美元的收益。材料科學、動力系統、儀表儀器、機械制造等產業將借大飛機之“東風”,提升技術內涵,優化產業結構。
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都明確指出,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床、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關鍵材料與關鍵零部件等重大專項。
航空航天工業產品零件的特點是耐高溫、高強度、難加工,同時合金材料和復合材料多、復雜結構件多、工藝要求高。大飛機的梁、框、肋和壁板的毛坯所用的板材或鍛件,都是重則幾百公斤甚至數噸的大塊頭,得用重型、超重型機床加工。毛坯75%-95%的材料都得被車磨鏜銑掉,因此需要大型、高速、精密、多軸的高性能數控落地銑床、加工中心、大型五面加工設備、主軸AB主軸擺動的五軸立式加工中心;發動機機匣加工需要用精密加工中心和坐標鏜銑加工中心;發動機渦輪葉片和葉輪加工需要用五軸立式加工中心、五軸高速龍門銑床等關鍵技術設備;還需要大量高剛性、高效率的專用機床和柔性自動生產線。
除機床外,國產的多通道模塊化數控系統問世,可同時實現銑、磨、鉆等16個以上工序的加工及動作,特別是一次裝卡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工件加工精度。而以前國內生產的五軸聯動數控系統,只能同時完成一個工序的加工。目前,“全數字總線開放式高檔數控系統”也已成功裝配到國產機床上。
盡管形勢喜人,但國產數控機床與進口數控機床仍有較大差距。一直以來,國外對我國先進數控機床的進口進行技術封鎖,因此我國的高端數控機床將會隨著大飛機項目的啟動而獲得突破。
此外,機床行業不僅要為飛機制造廠設計、制造、安裝機床、柔性生產線和加工中心,還要爭取為飛機制造廠提供咨詢建議、設備成套、工程承包和交鑰匙工程等一攬子服務。因此,大飛機制造給了機床工具行業難得的發展機遇,機床行業將藉此完成產業升級,借機實現產業騰飛。
據悉,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等領導將親臨7月9-1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的第10屆上海國際機床展http://www.eastpo.net,見證當今中國機床行業發展水平及上海國際機床展十周年慶典。80000M2規模,100000專業觀眾的行業盛會將展現機床制造在大飛機制造領域的實力。
摘自中國測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