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中國造船業急需金融援助

http://www.whhswh.com 2008-06-05 14:18 來源:中國機械網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包括花旗、美林、瑞銀等美國和歐洲金融機構都遭受了巨大損失,次貸危機余波蔓延全球,造船業很難獨善其身。 

  資金鏈告緊 首季新船訂單量銳降 

  中國船舶工業研究中心船舶市場研究部首席研究員包張靜道出了業界對于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造船業造成不良影響的憂慮,次貸危機給造船市場帶來影響,不可小視。 

  中船重工經濟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蔣日富稱,由于金融機構損失巨大,2007年底以來,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韓國、印度一些二、三線中小船東因為資金不足而取消訂單。而我國船東融資的難度已經顯現,取消合同時有發生。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行長李若谷指出,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沖擊航運市場,進而影響新船融資安排,加大了造船融資風險。從2008年起,國際主要船舶融資公司活躍度在降低。 

  同時,由于次貸危機可能引發美國經濟衰退,乃至全球經濟貿易受到影響,因此航運業的整體前景也會受到一定程度沖擊。對航運市場的擔憂,也使金融機構調低了造船業的盈利預期,加大了對船舶融資的風險意識。其一方面提高了船舶融資貸款的利率基點,另一方面則從緊審查船舶融資貸款項目。這些舉措客觀上使船東資金籌措難度加大,將影響新船訂造。 

 據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發布的市場調查資料顯示,2008年1~2月,國際造船市場新船訂單量為637萬載重噸,比2007年同期的1000萬載重噸下降36%。而國內造船業首季新船訂單量為815萬載重噸,與2007年同期的2010萬載重噸相比懸殊。 

  西冷東熱 國內銀行看好造船業 

  船舶融資雖然陷入困境,但并沒有形成“環球同此涼熱”的局面,相比歐洲銀行苛刻的融資環境,亞洲及國內的船舶融資環境相對寬松的多。在國內金融界看來,國外金融機構收緊借款條件,一些中國船東的國外融資受阻,對國內金融機構不啻是開啟了機會之門。 

  前不久,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就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貸款規模達360億元人民幣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在未來5年,國家開發銀行將向大連船舶提供外匯經營貸款、基本建設貸款、結售匯等全方位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做大出口貿易,此舉表明國內金融機構依舊看好船舶業的發展前景。 

  據介紹,一直以來在船舶融資領域,中國進出口銀行一直占據龍頭老大位置,擁有大中型國有造船廠的大部分船舶融資業務。然而現在情況有所改變,國內六大商業銀行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船舶融資業務,交通銀行金融租賃交通運輸部高級客戶經理徐偉表示,融資確實趨緊,但有好的項目我們不會放過。在他看來,危機也可能是機會。 

 近幾年,伴隨著中國造船業的興起,關于船舶融資的金融需求也正在急劇擴張,以前通常以提供擔保的方式與進出口銀行進行合作的民生銀行,開始發展船舶融資業務。 

  據悉,民生銀行于2005年著手實施經營轉型,加大了對船舶行業的研究和開發力度。同時,為進一步推動船舶融資業務發展,民生銀行成立了船舶融資專項業務小組,并聘請業內知名專家作為業務顧問,以求盡快打造一支在船舶融資及相關領域具備較強專業背景和豐富操作經驗的業務團隊。 

  目前中國大多數銀行對航運企業采取直接貸款方式,但業界開始留意到航運市場的良好發展前景,一些大行如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等都積極發展船舶融資借貸或租賃業務。 

  融資難上加難 中小船廠期待更多關注 

  次貸危機帶來的資金從緊環境,對于中小民營船廠來說是雪上加霜,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地方船廠建造船舶量占國內份額的44%,占承接新船定單量份額的60%,占承接造船定單量的52%。盡管在后兩項指標方面,超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兩大集團,但在融資方面,地方船廠卻難以得到資金支持。 

   民營企業福建華東船廠總經理林國珍表示,國內船廠的融資手段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向銀行借貸。國有大型船廠在獲得銀行信貸方面優勢明顯,可林國珍經營的是個民營船廠,銀行對其放貸的條件很嚴苛,2007年底以后,更是收緊。林國珍表示,若實在不行,他們只好放棄造船,轉向修船和改造船。 

[page_break]

  我國銀行業向來是船舶工業發展的強大后盾。其提供的一項直接服務就是為船廠向船東開具保函,以保證預付款的安全。但在實際情況中,出于信貸安全考慮,銀行通常只愿為國有、大型船廠提供融資服務,而對特別需要資金發展的中小型船廠的融資要求缺乏熱情。 

  另外,根據《境內機構對外擔保管理辦法》,擔保人不得為經營虧損的企業提供對外擔保。這也使得一些中小船廠難以獲得銀行提供的對外擔保。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銀行是否愿意為虧損企業提供對外擔保是一個平等主體之間的純商業問題,應留待他們自己互相協商解決。 

  根據《海商法》規定,如果船廠未能得到銀行開立的保函,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即船廠可以將在建船舶抵押給銀行,并在相關部門進行登記。 

  但實踐中雖然有法可依,卻無序可循,缺少程序上的細化規定,所以少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江蘇省在建船舶抵押的相關立法工作開展得較早,2006年出臺了《江蘇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資試點辦法》(下稱《辦法》)。但上海海神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林江認為,該《辦法》缺少法律權限,而且在實際操作中,對在建船舶價值變更的登記工作缺少效率;最重要的一點是,該《辦法》僅適用于大型船廠,仍然難以解決中小船廠的融資問題。 
 林江表示,銀行如何為中小船廠融資應得到更多的關注。 

  破除單一模式 發展融資租賃現曙光 

  蔣日富在不久前召開的2008年中國船舶與金融論壇上強調說,次貸危機使我們要重新評估船舶行業與金融業的關系,要發展多種融資方式,當次貸危機的影響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時,也為金融業帶來機遇。面對中國船市萬億訂單的誘惑,中國船舶金融服務期待更多創新。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汝敬表示,由于船舶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訂購新船和建造新船都需要大筆的資金,長期以來,我國船舶融資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次貸危機提醒我們,如果過于依靠銀行貸款一種融資模式,在金融體系發生問題時,船舶融資很容易面臨風險。 

  在融資模式單一與船東融資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大力發展船舶融資租賃業務成為必然,目前,國內5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已全部成立,并強調將船舶租賃作為重點發展業務。在國外船舶融資銀行因次級貸危機而收緊銀根的情況下,這一消息對于造船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業內專家指出,這種嘗試將為航運業提供更充足的訂船資金,為國內造船企業創造更多的接單機會。 

  據介紹,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是依托于銀行的船舶基金或者船舶租賃公司,相當于買船的船東,由于有銀行這一強大的金融機構做后盾,其訂船資金和長期購買力無人能出其右。與此同時,通過控股租賃公司。銀行成為船舶所有權的實際擁有者,可以分化自身的金融風險,由此激發他們訂造新船的積極性。尤其在當前美國、歐盟金融業受次貸危機影響緊縮銀根,唯獨中國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國內銀行通過金融租賃公司這種全新模式進軍船舶融資領域,不僅可以降低自身的金融風險,而且可為全球造船業提供新的造血機能。 

  此次國內5家銀行金融租賃公司的控股銀行全部涉足造船企業船舶融資,將進一步增強他們與國內船廠的依存度,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一旦金融租賃公司發展壯大成為一個資本雄厚、信譽良好的“船東客戶”,國內船廠也能近水樓臺獲得穩定的訂單來源。同時,航運企業可以向銀行租船,達到靈活快捷地改變運力的目的,擺脫因訂造新船而形成的高資產負債率的包袱,降低資本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金融租賃公司的成立,國內銀行在船舶融資領域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未來,中國的銀行業將有希望像中國航運業和造船業一樣,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銀行金融租賃業務的發展,也將促進中國造船業進一步做強。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