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中國印刷技術30年巨變

http://www.whhswh.com 2008-04-08 16:46 來源:互聯網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各行各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印刷業與其他行業一樣,發生了令人矚目的巨變。 

  走出國門 引進先進設備 

  1978年,全國僅有各類印刷廠11211家(現為近10萬家),當發達國家已普及激光照排、電子分色、高速膠印、裝訂機械化、聯動化的時候,我國的印刷技術還停留在手工鉛排、落后的鉛印、手工裝訂等陳舊生產工藝上,技術落后,生產效率低下,遠遠滿足不了印刷書、報、刊的需要。全國出現了出書難、買書難的局面,根本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面對百廢待興的局面,當時主管出版印刷發行工作的國家出版局一方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積極制訂發展印刷業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從發展印刷技術入手,派印刷考察團到發達國家去參觀、考察,恢復了中斷十多年的與國外印刷界的聯系,了解了世界印刷技術的發展情況,看到了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開闊了眼界,找到了努力方向。同時在國家資金、外匯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先后撥出資金引進了激光照排機、電子分色機、電子雕刻機、多色膠印機、裝訂聯動機等先進設備,經申請給予免征進口稅。這些引進的機器,實際上僅僅是一些樣機,但意義重大,為印刷技術的發展樹立了樣板。 

  鼓勵進口 關稅逐年降低 

  我國加入WTO后,連年降低了進口印刷設備的關稅。以膠印機為例,加入WTO前的2001年,進口關稅為22%,加入WTO后的2002年進口關稅降到了14.8%,2003年降到了12.4%,2004年降到了10%,四年中降幅達120%,大大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15%的水平。 

  上述政策的實行,促進了國外先進印刷設備的進口。以平張紙膠印機為例,2001年進口645臺,入世后的2002年進口785臺,2003年進口933臺,2004年進口1052臺,2005年進口1135臺,2006年進口1031臺,2007年進口1128臺。 

  技術變革 迎來“光與電” 

  十多年的印刷技術改造,使我國的印刷技術發生了劃時代的轉變。 

  書報刊的排字排版由沿用了上百年的手工揀字、排版,發展到了激光照排,并且實現了圖文排版一體化,大大地提高了排版的生產效率,使排版技術發生了一場革命。 

  彩圖制版由沿用了上百年的照相制版發展到電子分色制版、組合制版,現在又發展到了直接制版。截至2007年9月份止,全國已進口了1049臺直接制版系統,使彩圖制版技術飛速發展。 

  書報刊的印刷由沿用了上百年的鉛印發展到了膠印、彩印,使我國的印刷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由“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光與電”的時代。 

  裝訂由以往的手工或單機裝訂發展到機械化、聯動化裝訂,擺脫了大量繁重的體力勞動,提高了生產效率。 

  報紙的出版印刷技術發展得更快,它率先全部實現了激光照排,高速膠印,信息資源聯網,版面衛星傳輸,大大地提高了宣傳時效。 

  政策支持  掀起技改高潮 

  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我國的國民經濟逐步恢復,人民大眾物質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長,出書難、買書難的問題與印刷生產能力不足和印刷技術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單靠印刷主管部門已難以解決這一突出的矛盾。這個突出的矛盾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為發展出版、印刷事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重要任務。同時指示國家經委、計委成立了包括新聞出版、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印刷技術改造工作。另外還撥款2億元支持印刷技術改造,以點帶面,推動印刷技術改造。對于列入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單位進口的印刷技術裝備給予免征進口稅。 

  中央《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給了出版部門極大鼓舞和鞭策,所采取的具體措施給了印刷技術改造實質性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全國印刷業中迅速掀起印刷技術更新改造的熱潮。在“七五”、“八五”計劃中,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一直堅持“照相排字,電子分色,高速膠印,裝訂聯動”16字技改方針,沿用優惠政策和措施,不斷地加大對印刷技術改造資金的投入(由撥改貸),數額由2億元增加到10多億元(每個五年計劃);對于技改項目引進的設備仍然免征進口稅。 

  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印刷技術改造掀起了一個又一個新高潮,使我國印刷技術由恢復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引進外國先進設備的數量逐年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我國印刷技術水平。據粗略統計,從1978-1998年,即改革開放的20年間,全國引進電子分色機500臺左右,多色膠印機1000多臺,裝訂聯動線60余條。 
[page_break]

  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對國內印機制造業也是個很好的促進。如改革開放之初,外國的激光照排系統曾經在我國占了上風,可是沒過多長時間就被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所取代。北人、上海人機研制的多色膠印機和上海訂書機械廠研制的裝訂機械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廣泛地應用在廣大印刷企業。 

  稅目增加 審批手續簡化 

  進入21世紀,為了適應加入WTO的要求,我國實行了更加開放的政策,嚴格履行我國加入WTO議定書的承諾,進一步開放市場,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吸引外商來華投資,同時也鼓勵國內印機企業把產品銷往國外。 

  改革開放前進出口印刷設備極少,只不過買幾臺樣機罷了。改革開放后,進出口貨物逐步增多,海關總署每年制訂的進出口稅則稅目逐年增加。到1998年,其中進口印刷設備的稅則稅目達到了20個,加入WTO以后增加到32個,到了2008年增加到了59個,還增加了14個暫定稅率的稅目。這說明允許進口我國的印刷產品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了。這也說明我國向世界各國進一步開放了市場,擴大了開放的力度。 

  我國加入WTO之前,平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長期來一直作為特定產品來管理。管理級別高(其進口許可證由國家商務部來簽發),審批環節多,報批時間長;除了企業所在地管理部門審批外,還得進京報批。 

  2002年我國加入WTO后,原外經貿部(后改為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先后聯合發布了[2002>62號、[2003>71號、[2004>94號公告,將平張紙膠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等8個目錄的產品,后又擴大到11個目錄的產品。由原來的特定產品管理方式改為《自動進口許可機電產品目錄》管理。這一重大改變,使進口膠印機等11個目錄的產品進口許可證由以往由外經貿部(現為商務部)簽發改為由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簽發。這樣一來,下放了管理權,簡便了申報手續,提高了辦事效率,縮短了辦事時間,方便了企業進口設備。 

  政策優惠  鼓勵外商投資 

  我國加入WTO后,商務部修訂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同時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外商來華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簡稱三資企業)。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如下。 

  實行兩免三減的優惠政策。即外資企業投產并獲利后,兩年內免交所得稅,而后三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資的風險。 

  允許投資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的外商,可以申辦獨資經營和由外商控股的合資企業。 

  允許印刷品100%出口的外資企業,其進口自用印刷設備免征關稅和增值稅。 

  允許有書刊印刷許可證的三資企業經批準承印國內書刊印刷任務。 

  制定印刷加工貿易單耗標準,方便外資企業進出口。加入世貿組織前后,已先后制定了書刊報紙、兒童圖書、玩具彩盒以及鞋盒、煙盒、膠卷盒等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大大方便了外資企業進出口工作。 

  由于采取了上述政策措施,調動了外商來華投資辦印刷企業的積極性。2004年后,外商來華投資辦印刷三資企業的行業審批權,下放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為外商來華投資辦印刷企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直至目前為止,外商來華投資辦印刷企業已接近3000家。 

  由于采取了以上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外商來華辦三資企業,促進了中外印刷技術交流,特別是促進了高新技術的引進,外資企業帶來了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帶來了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外加工業務,當然也帶來了市場競爭,使我國的印刷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現在可以這么說,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我國基本都有,高品質的印刷產品層出不窮,并源源不斷地送往世界各地。我國已成為世界印刷品的重要加工廠。 

  回顧改革開放30年來走過的路程,看看今天各行各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再看看我國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充分證明我們黨制定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是十分英明正確的。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就沒有今天祖國的繁榮富強,同時我國印刷技術也不可能發生劃時代的巨大進步。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