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尖峰時刻 我國鋼鐵企業可能妥協
http://www.whhswh.com 2008-04-08 09:4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一波欲平,一波卻躍起。
雖然已經與巴西淡水河谷簽訂了上漲65%及以上的2008年國際鐵礦石基準價,但寶鋼一直遲遲未與余下的兩大礦業巨頭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和力拓達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漸次傳出“我國鋼鐵企業可能妥協”的聲音。
然而近幾日,國內幾家鋼鐵企業又相繼對記者表示,中方似乎還不能妥協。其理由之一是今年下半年我國鋼價有可能出現下跌,而如果現在中方答應澳方的要求,到時更多鋼鐵企業將難以承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鋼價上升到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差不多了。” 4月7日,沙鋼原副董事長賈祥榮對記者表示。
僵持還是妥協?2008財年我國鐵礦石談判正走向激辯。
堅持、折中還是妥協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我國鋼鐵企業可能妥協”基于幾個理由。
第一,目前澳礦占中國海外鐵礦石進口量40%以上,國內鋼企跟澳礦談崩沒有好處。第二,按照國際慣例,每年4月1日將執行新的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在雙方尚未談成的情況下,力拓和必和必拓將依照2007財年的鐵礦石價格順延三個月供貨,但如果到7月還沒有完成新的談判,供給方將取消相關長期合同。這對我國鋼鐵企業構成了壓力。
第三, 對談判代表寶鋼自身而言,雖然公司目前所用鐵礦石已經100%來自進口,但目前寶鋼所簽訂的鐵礦石長期協議已可以100%覆蓋公司生產需求量。一位有長協礦的國內大型鋼鐵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寶鋼在談判時并非隨時與國內企業通氣。“我們也不太清楚談判代表最后會是什么態度。”
堅持中方不會讓步的陣營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為首。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近日在多個場合暗示,如果鐵礦石談崩,受影響的將不僅是我國企業。支持其觀點的人士認為,我國是全球鐵礦石最大進口國。2004財年必和必拓對華出口鐵礦石只占其總量的32%,這一比例如今已超過5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認為中方不甘讓步的另一大理由是,三大礦業巨頭中的某些企業現在在履行去年與我國企業簽定的長貨協議上,涉嫌違約。 “如果一個礦山公司一方面強調受不可抗力的影響,資源不足,導致合同執行率下降;另一方面又有富余資源,提供現貨市場,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是不妥當的,也是一個守信譽的企業不應當做的。”
雖然力拓CEO艾博年曾當面向記者表示,其肯定會按規定行事,必和必拓也做過類似表態,但在中方已與淡水河谷達成漲價協議的情況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依然多次陳述上述觀點,應非空穴來風。
而針對雙方可能的解約情況,聯合金屬網胡凱認為,因鋼鐵企業和礦山企業是互相需要的關系,雙方解約的可能性不大。“中方是不可能向澳方讓步的,這既沒有先例,也沒有理由。”胡凱表示。澳大利亞礦企幾年前就在鐵礦石談判中要求加入海運費,但最后都是澳方讓步。胡凱認為,現在對中方談判的有利因素是,澳大利亞礦山FMG馬上就要投產了,該礦山產量很大,約在4月底5月初就可向中國出口。以后三大礦業巨頭壟斷鋼鐵上游資源供應的局面將面臨挑戰。
不利因素是目前鋼材價格漲勢較猛。看到國際鋼材價格處于高位,國內鋼價亦持續上漲,礦企更會要求提高資源價格。雖然海運費前段時間曾下跌,但目前又轉為上漲態勢,澳大利亞到中國與巴西到中國的礦石的差價又在拉大。
國內現貨礦價格到達高位后其并沒有繼續上升,目前來看已很難成為澳方要求海運費補償的理由。
下半年鋼價或現拐點?
賈祥榮認為,我國的城鎮化浪潮對鋼材的需求可能會持續到2015年,“如果我國人民幣繼續印那么多的話”,今年下半年鋼價還會上行;如果國家出手限制通貨膨脹,鋼價很可能會下來。
“下半年國內鋼材價格有可能下跌”,胡凱也認為,今年我國的CPI漲幅預期較低,而汽車、家電等行業都要用到鋼材,5月份以后不排除政策層面會出手打壓鋼價。如果現在中方答應澳方的要求,到時部分鋼鐵企業將難以承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此外從市場因素看,我國鋼價下半年或現拐點。不管國內、國際市場鋼材價格都已處于歷史最高點,而鋼材價格暴漲與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背道而馳。一家國內鋼鐵咨詢機構認為,“短期背道而馳可以理解,比如由于春節時的雪災天氣使很多鋼產停產,導致節后國內鋼材供需旺盛。此外在人為因素上,此前因預測到鐵礦石漲價會拉動鋼價上漲,部分鋼材貿易商囤積了部分鋼材”等。
“但這種狀態不會長久。6、7月之后鋼材供銷兩旺的情況很難再現,加上美國經濟衰退、國內貨幣緊縮、結構性通脹壓力都在提醒我們,目前鋼材企業還能夠通過調高鋼價來抵消成本上漲對利潤的侵蝕,但從全年來看,前景不容樂觀。”
[page_break]
“靠鋼價上漲單純抵御鐵礦石上漲可能尚有機會,但鋼鐵企業成本上漲不僅包括鐵礦石價格上漲,還包括焦炭價格。”胡凱認為。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給出的數字,這次長期協議鐵礦石漲價給中國鋼鐵業帶來成本增加預計將是600億到700億元人民幣。全國工商聯冶金商會常務副秘書長耿炳璽告訴記者,鞍本、包鋼、武鋼、馬鋼、首鋼有自有礦山的企業所受影響將較小。而武鋼集團相關人士此前就對外表示,受成本推動影響,未來幾年中國的千家鋼廠中大部分將卷入重組或歸于破產。
中信證券(57.02,0.17,0.30%,吧)鋼鐵行業研究團隊認為,具有產品壟斷優勢和區域壟斷優勢的企業更容易轉嫁成本的上漲。
“這跟企業的產品結構也有很大關系。”胡凱認為,鋼鐵企業不僅要關注當前市場變動,更要對今年第三、四季度的市場走勢準確預期。
而在這一輪可能的抗跌風暴來臨之前,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欠缺未雨綢繆。寶鋼股份(12.48,0.13,1.05%,吧)(600019.SH)董秘陳纓在日前的“2007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下游行業對鋼材漲價基本可以接受”,“寶鋼對主要的用鋼下游行業總體上中長期看好”,“關鍵要掌握不同行業的下游用戶需求淡旺季的變化規律”。(巢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