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hswh.com 2008-04-07 10:33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優化發電能源結構
光伏產業:多晶硅材料是整個光伏發電中成本最高的部分,約占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的37%,而且由于供不應求價格高企不下。近期國內廠商紛紛上馬多晶硅生產線,但是我們判斷2010年以前多晶硅的供應依然不足,因此短期內最先產出并能夠盡快達到規模化的生產廠商必將獲取超額收益。重點推薦天威保變。
風電行業:隨著風電技術逐步成熟和成本降低、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的促進,未來國內風電裝機容量增速顯著。我們認為2010年之前是國內風電行業的高速發展階段,新裝機容量年均增速在50%以上,風機市場需求大于供給;而2010年后行業步入平穩增長階段,增速顯著放緩,競爭趨于激烈。推薦東方電氣、金風科技。
換代升級,輸配電設備產品結構高端化。輸配電設備未來對高端產品的投入力度相對較大。行業龍頭憑借其較強的研發能力在高端產品市場通過進口替代,搶占較多份額,競爭優勢明顯。另外國家政策使得行業內節能減排概念公司大受裨益。我們認為這一領域企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研發能力、品牌優勢以及豐富的產品線。推薦特變電工、國電南瑞、思源電氣、榮信股份和置信電氣。
根據我國目前新上馬的多晶硅項目建設情況來看,除了已經有產出的新光硅業、洛陽中硅、江蘇中能和樂山硅材料(峨半廠原有生產線)外,其余生產線基本都計劃在2008年開始有產出,相對較快的有通威永祥多晶硅、大全集團。
從量產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新光硅業優勢明顯。新光硅業2007年產出多晶硅220噸,2008年預計產出800噸左右。而其他有產出的生產商目前都還是小規模生產,2007年基本都不超過100噸,2008年大規模產出的可能性較小。
從生產規模來看,幾乎各廠都可以分為一期建設規模和最終計劃建設規模。我們認為一期建設規模的比較相對于最終規劃建設規模的比較更有現實意義。而從目前全球的經驗來看,單廠建設規模要在1000噸以上才有規模效應。目前我國一期建設單廠規模在1500噸以上的企業有深圳南玻、樂山硅材料、特變電工、江蘇陽光、江蘇中能。
基于行業的判斷,2010年以前多晶硅的供應依然不足。因此短期內最先產出并能夠盡快達到規模化的生產廠商必將獲取超額收益。綜合前面分析,我們認為短期內多晶硅行業優勢最明確的生產廠商是新光硅業,最受益的上市公司是天威保變。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風力發電機組制造廠商均處于發展初期,可重點關注的上市公司是:
天威保變(600550):
新能源先鋒
天威保變近幾年大力發展光伏和風電兩大新能源行業,其中生產光伏電池組件的天威英利已具備較大規模,成為公司近兩年的利潤的主要來源,此外還包括新光硅業、天威風電等多家公司。而公司傳統業務變壓器等電力設備,在高壓特高壓領域也一直處于國內前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