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情況成效明顯
http://www.whhswh.com 2008-03-21 16:3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通報了全國建筑節能專項檢查情況。
仇保興表示,建筑節能專項檢查,是我部貫徹國務院的要求建立的一種考核評價機制,已連續進行了三年,效果很好。2007年12月16日至12月29日,建設部組成10個檢查組對全國各省、自治區(西藏除外)、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及26個地級城市的建筑節能總體推進情況和重要專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價,抽查了610個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和147個在建工程的施工現場。從檢查結果看,2007年各地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建筑節能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注重機制創新,狠抓監督落實,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情況成效明顯。截至2007年10月份,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97%,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71%,分別比2006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據此估算,2007年1~10月份新建的節能建筑可形成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建設部、財政部確定的第一批24個示范省市開展了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基本情況和能耗狀況的調查摸底。部分省市開展了針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審計、分項計量裝置安裝及能效公示工作。
——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已經啟動。財政部會同建設部提出利用中央財政資金對實施改造給予獎勵的財政政策,2007年專門安排補助資金9億元,用于對安裝熱計量裝置的補助。部分地區已啟動了相關能耗調查、制定改造計劃等基礎工作。天津、大連、青島、銀川、唐山等地已率先開展了一批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試點工作。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進展較快。2007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補助資金7億多元,支持了三批212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推廣項目的實施。各地積極響應中央政策,通過制定規劃、編制標準規范、研發技術產品、出臺經濟政策等手段,有效推動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規模,截至2007年底,各地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達7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近8000萬平方米。
——推廣綠色建筑工作取得新進展。各地把推廣綠色建筑作為促進建筑節能模式轉變的重要抓手,結合地區實際,通過編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組織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召開綠色建筑宣傳會議等方式,不斷加大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
關于下一步工作措施,仇保興表示,一是繼續加強建筑節能體制機制建設。落實《節約能源法》確定的基本法律制度。繼續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研究完善建筑節能經濟政策。積極培育建筑節服務體系。二是落實新建建筑節能管理相關措施。強化施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的監管力度,著力抓好《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貫徹落實。實行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這是為貫徹國務院提出的建立新建建筑市場準入制度而提出的一項新的制度設計,我們將在配套的管理和技術政策方面提出新的措施,將于近期印發執行,對新建建筑節能工作將有重大影響。三是穩步推進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繼續推動采暖費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加快研究制定與供熱體制改革相關的計價、收費等配套政策。督促各地落實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5億平方米的工作任務。四是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設及運行節能管理。督促第一批24個示范省市完成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任務。研究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開展節約型高等學校和節約型賓館建設工作。五是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加強已啟動的212個示范項目的管理,繼續擴大示范規模。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標準。研究利用太陽能、沼氣、秸稈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解決農村地區用能問題。六是依法加強建筑節能的監督管理。完善和嚴格執行現有的節能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落實建筑節能目標責任制,加強考核評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2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介紹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文章來源: 中國網,責任編輯: 徐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