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共話農村飲水安全 滿足水量確保水質
http://www.whhswh.com 2008-03-17 11:23 來源:甘肅日報
近日,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邀請甘肅省全國人大代表、省水利廳廳長許文海和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司長黃守宏,共同探討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許文海說:“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希望國家進一步加快進度、加大力度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問題。2005年11月,我到甘肅環縣一個比較干旱的地方。這里遭遇了近70年不遇的大旱,而且連續4年干旱。周圍沒有水源,地下水也很缺乏,老百姓不得不跑到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每次只能拉一立方米多到兩立方米,往返的成本要120多元到160多元。”
許文海說,甘肅是一個干旱缺水的省份,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只有全國的一半。到2007年底,全省還有1038萬人程度不同地存在飲水安全問題。其中水質不達標的占到了51%,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力不達標的占到49%。許文海進而說,水質不安全主要有這么幾種:一是含砷,二是含氟,還有污染水。在甘肅,水質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占多數。就全國來看,70%以上是水質受污染或者是高砷高氟水的問題,飲水困難大概只占30%左右。
黃守宏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飲水安全問題。近年來,中央財政每年拿出64個億,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和農民自籌,大概每年飲水工程的投資量在200多億元。
許文海說,近年來,為了解決農村干旱缺水和群眾飲水困難等問題,甘肅省委、省政府將水利作為重中之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快了水利建設步伐。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和諧抓民生的重要任務和要辦的重點實事之一,逐年加大力度。針對省內部分極度干旱區群眾飲水特別困難問題,省上啟動了解決三個縣極度干旱區群眾飲水工程,經過兩年努力,去年10月工程全面建成,解決了21萬人的飲水困難。根據全省極度干旱區群眾飲水困難的實際,省委、省政府要求編制《全省極度干旱區供水工程規劃》,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2.7億元,建集中供水工程64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3.8萬眼,解決8個市州、25個縣(區)、116個鄉鎮、492個村45萬人飲水極度困難問題。
談到如何才能保證飲水安全工程有效發揮作用時,許文海說,各地必須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水源條件,還有人口分布、居住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水源,選擇工程的布置形式,選擇供水規模,并且要加強水質的檢測,確保工程能夠發揮效益。他說,過去建設飲水工程都是小型分散低標準,現在轉向跨區域、連片規模推進,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覆蓋更多的人口。另外,過去只注重水量的滿足,現在還要注重水質的安全。第三,在布置和謀劃飲水工程建設的同時,注重了城鄉統籌。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受益的人口、供水規模,完成時間、責任人都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把這個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黃守宏說,甘肅在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倡導農民的參與式管理,這確保了飲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各地也要根據實際,對工程建設和管理方面探索一些適合本地情況的路子。
許文海說,甘肅在飲水工程運營管理方面,設計了縣、鄉鎮、村和農戶四級管理網絡,確保工程建得起,運行得好。從甘肅省實際看,不論是自流飲水工程,還是提水飲水工程,水價都在1.5元或者2.5元左右,都在農民全年人均純收入的2%以內,完全能夠承受,農民喝得起、用得起。(記者 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