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分別在北京召開。溫家寶總理代表國務院向本次人大會議作了《政府工作報告》。
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處處緊扣國計民生,全面提出了2008年的大政方針,清晰體現出政府的施政特點。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其發展必須緊密圍繞并符合國家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毫無疑問,我們在思考鋼鐵工業發展戰略及未來相關走勢時,必須要以國家大政方針為宏觀指導,進而去定位、去統籌、去分析、去規劃。為此,我們從鋼鐵工業發展之特點視角出發,掃描“兩會”所關注的一些相關熱點和話題……
●溫家寶:今年GDP增長目標8%左右 CPI在4.8%左右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
●溫家寶:堅持擴大內需方針,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說,堅持擴大內需方針,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關鍵是合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堅持嚴把土地、信貸閘門和市場準入標準,特別是要加強和規范新開工心目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新開工條件。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提高限制發展行業的準入標準和項目資本金比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要堅決停建。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特別是工業用地,今年土地利用計劃總規模控制在去年水平。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加強和改進對社會各類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
●溫家寶:落實電力、鋼鐵、水泥、煤炭、造紙等行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計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務必增強緊迫感,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一是落實電力、鋼鐵、水泥、煤炭、造紙等行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計劃。建立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完善和落實關閉企業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時,按照規劃加強這些行業先進生產能力的建設。
●溫家寶: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說,當前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增速放緩,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影響蔓延,美元持續貶值,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增大;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上漲,石油等初級產品價格高位運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增多。國際上一些政治因素對世界經濟走勢影響也不容忽視。這些都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充分做好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各種準備,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成思危:大部制改革不涉及金融部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3日表示,這輪大部委改革中并沒有提到金融大部委。“金融沒有大部委,國外也沒有”。成思危是在其人民大會堂的辦公室接受媒體專訪時說上述話的。
成思危說,從國內外經驗看,貨幣政策制定執行和金融監管應該相互獨立,以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中國不會再走回頭路,央行和監管機構再合二為一“不大可能”。
●謝伏瞻:力爭今年通脹水平不超去年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在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間隙時表示,我國今年全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目標為控制在不超去年的水平。他說,中央會采取一些措施控制物價上漲,期望物價下半年會有所回落。
[page_break]
●陳德銘:2008年中國總的還是要穩定外貿出口增長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6日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貿易順差過大一直是中國經濟運行中突出的一個問題,有外界猜測中國是否會減少出口以改善貿易順差過大的狀況。
陳德銘表示,2008年中國總的還是要穩定外貿出口增長。他解釋,在中國的國情下,靠減少外貿出口來平衡外貿不符合國情。更多是要穩定增加出口,調整出口結構,同時適當增加進口,鼓勵公民到境外消費,特別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用多種方法使貿易穩定增長的同時,在國際收支中的外匯占有不要增加太多。
●周小川:利率上調的空間肯定存在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至于說中國的利率上調的空間,我個人認為利率上調的空間肯定存在,但是利率這個經濟杠桿用起來要考慮它的利弊,就是什么時間、什么幅度去調整也是很有藝術的。
當然,美國利率的下調對中國利率政策是有影響的,但這個影響只是一部分,還有國內的一些考慮。大家都知道,我們這幾年一直講中國經濟增長要更加依靠于內需,要減少對出口拉動的依賴,內需中特別主要的一條就是擴大消費內需。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和衡量利率變化對于消費內需的影響。所謂增強消費內需也是希望國內減少儲蓄率,擴大消費。因此,利率政策對這個措施的執行是會有影響的,需要考慮。
●徐錠明:能源法草案即將上報國務院
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創出103.05美元高價,3月2日,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能源法》起草專家組組長徐錠明在“中國二甲醚高峰論壇”上透露,高油價使得我國《能源法》制訂出臺時間加快,近日草案已修改完畢,將上報國務院審查,具體實施沒有時間表。
●李玉光:呼吁盡快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玉光“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呼吁,盡快制定《知識產權反壟斷條例》,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應急機制,以重視和應對全球化進程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他介紹說,近年來,在參與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知識產權問題始終是關系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從二○○五年開始,因知識產權因素造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導致中國出口企業損失慘重,中國出口企業遭遇技術壁壘最嚴重的一百種商品至少涉及兩千億美元;去年,美國政府針對版權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提起兩項貿易訴訟。
●易綱:從緊政策能夠應對當前復雜經濟形勢
列席全國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式的央行副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國內GDP將保持穩健和強勁的增長率,存在的風險就是通脹的壓力比較大。他表示,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和組合能夠應對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復雜局面,整個經濟發展會比較平穩。
易綱說,目前國內及世界經濟形勢比較復雜,但央行要按既定方針執行。作為貨幣政策,反通脹仍是央行的首要任務。他表示,央行會根據國內外情況,運用各種各樣的貨幣政策工具,比如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窗口指導、信貸政策等,形成政策最優組合,來應對復雜的情況。
不久前,易綱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說,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擴大的情況下,“從緊”貨幣政策的含義就是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幅為16%,銀行信貸增幅低于2007年。不過,這種從緊會是“適當的、適度的”,不會出現因調控過度使經濟下滑的風險。
●胡曉煉:從緊貨幣政策不是搞一刀切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胡曉煉在寧夏代表團聽取代表們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緊的貨幣政策不是搞一刀切,而是有保有壓。
全國人大代表、工商銀行甘肅分行行長許海此前曾介紹說,西部的順差很小,西部六省區(陜、甘、寧、青、新、內蒙)2007年外貿順差為17.89億美元,僅占全國的0.68%。信貸渠道西部多數省份的外匯也是進少出多,外匯信貸借差抵消了當期外匯順差。所以,在西部六省區,基本不存在外匯順差造成的流動性過剩。但西部部分地區卻存在信貸資金投資不足的問題。
今年1月末,金融機構外匯貸款余額為2367億美元,同比增長42.59%。當月外匯各項貸款增加157億美元,同比多增184億美元。外匯貸款增速勢頭迅猛。當記者詢問,央行在執行從緊貨幣政策時,是否將外匯貸款也納入信貸控制范圍時,胡曉煉稱,貨幣政策是統一的,本外幣應該統籌考慮。她說,說到信貸增長較快的時候應該是兩方面都考慮到了,但外匯屬于市場化改革程度更高的領域。
目前QDII現有額度約為300億美元,胡曉煉透露,國家外匯局會根據QDII業務發展的需要考慮QDII額度的調整,如果確實需要,會考慮增加。
[page_break]
●林毅夫:今年不會惡性通脹;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是兩回事,沒有必然聯系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今年我國的物價在宏觀調控政策下,應該會小幅上漲,但不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
即將于今年五月出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林毅夫在本次人代會上異常低調,面對眾多媒體的“圍堵”始終惜字如金。
林毅夫表示,相關部門將采取從緊的貨幣政策,隨著各種宏觀調控措施的實行,今年的物價比去年會稍微高一些,小幅度上漲,但不會出現大家所擔心的惡性通貨膨脹。
對于今年CPI的預測,林毅夫表示,希望指數應該不會太高,但預測起來很難。
而在當前形勢下,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否會放緩,林毅夫表示,應該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增長幅度范圍內,GDP的增幅大概在9%-10%之間。
他同時表示,美國經濟的蕭條大家都比較關注,對中國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
有學者提出,當下情況人民幣應該大幅升值,通過匯率調整來配合抑制通貨膨脹。因此,在通貨膨脹加劇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加速。對此林毅夫表示,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是兩回事,沒有必然聯系。
●馬凱:臨時價格干預合法合理
對于“CPI上漲是否會增加政府定價的范圍”的問題,馬凱表示,中國政府采取的臨時干預措施,和過去完全的價格管制和凍結價格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這些措施具有合法性,因為價格法規定,在一定時期特殊情況下,對市場可以采取臨時干預措施。“許多國家也都是這么做的,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都會這么做。”
第二,它具有合理性。只是針對一些對居民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少數個別品種,像提價申報、備案等制度。這種方法在操作上,不改變企業定價的自主權,不凍結價格,合理的漲價還是允許的。
此外,它還具有輔助性和臨時性。當特殊情況消失以后,根據法律程序,報國務院或者當地政府批準以后,就可以解除。所以不要把我們采取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誤解為政府要加大行政管制價格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