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2008收獲機械市場什么樣?

http://www.whhswh.com 2008-03-10 12:01 來源:中國機械網

    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收獲及場上作業機械分會的統計資料顯示,收獲機械在2007年全面調整,出現了大幅下滑現象。前11個月共生產各類收獲機械23.1萬臺,同比下降了26.47%,但下滑幅度逐月減小。其中,聯合收割機市場的銷量預計在5萬臺左右。從整體來看,小麥聯合收割機、全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和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產量分別下降了50%、45%和40%。誰也不會想到,收獲機械在經歷了2005年、2006年的井噴后,會突然在2007年來個讓人猝不及防的急剎車。 
  盡管各收獲機械生產企業提供的產銷宣傳數據依然讓人“養眼”,但僅僅是“養眼”而已。在原材料大幅上漲的今天,在柴油價格還在“霧里看花”,越看越讓人迷惘的時候,在消費者購買行為越來越理智的前提下,2008年,帶給收獲機械生產企業的想象空間有多大?增長點將會體現在哪里? 
  小麥聯合收割機態勢未明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收獲及場上作業機械分會秘書長劉偉華對小麥聯合收割機未來的市場并不是太樂觀,至少像前幾年那種直線上升的增長局面很難再出現。她認為,2007年小麥聯合收割機的產銷量出現近50%的下滑,最大的原因在于,市場已處于基本飽和狀態。其實,這種現象早在2006年就已出現苗頭,農業部曾在那一年發出小麥聯合收割機市場目前,水稻聯合收獲機的技術日臻成熟,但與小麥收割機相比,其在可靠性、適應性方面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半喂入自走式橡膠履帶水稻聯合收割機,由于對作物適應性強,作業性能好,適合收獲高產、高稈、高濕度和倒伏水稻,且能保持水稻秸稈完整,因此,國內一些水稻產區非常需要這種機型。但這種機型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制造難度大,投資高,售價高,成本回收期長,國內有10多家生產企業,雖經多年努力,產品技術有所進步,但由于受開發能力和投資能力等限制,到目前多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很多水稻收割機生產廠家都開始加大投資,如水稻收割機生產大戶久保田建立了新廠;原現代農裝湖州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也進行整合改名為中機南方機械有限公司,向成為中國農機院水稻機械產業化生產基地開始了實質性的邁進;到了年尾,更傳出江蘇宇成動力集團有限公司宣布要建成我國最大的高性能水稻聯合收割機械生產基地,號稱要形成年產1萬臺高性能水稻聯合收割機的生產能力。 
  種種跡象表明,2008年的水稻收割機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市場不相信眼淚,在局部市場出現飽和的情況下,最后的勝者必將屬于在技術上更加成熟,生產的產品更具可靠性、適應性的企業,特別是那些擁有較為成熟的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技術的企業。 
  玉米聯合收割機放量上升 
  玉米收獲機械特別是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將火暴2008年已成為行業的共識。據了解,2007年大型自走式帶剝皮的玉米收獲機首次批量上市,接近1000臺。其中產銷量比較大的有洛陽中收,投入市場有400多臺,北京亨運通200多臺,福田也有200多臺,此外,還有河北藁城,總體來說,反映比較好,受到了農民的歡迎。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認為,受此影響,今年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市場將會放量,有可能達到2000到3000臺。 
  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盡管預期利好,卻并不意味著玉米收獲機市場將一帆風順。劉偉華表示,隨著近幾年玉米收獲機械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企業研制開發的力度加大,背負式玉米收獲機械技術改造速度加快,自走式玉米收獲機械的研發生產也取得進一步突破,但即使如此,大多數品牌的玉米機在可靠性和適應性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改進。根據市場調研、走訪用戶、企業反映和行業內專家分析,當前玉米聯合收割機在技術上還沒有實現根本突破,特別是適應性低。由于我國玉米種植行距各地不一致,而現有的玉米聯合收割機多只適應一種行距,雖然近幾年有些企業相繼開發出了不對行的玉米機,但只是改進了喂入口,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不對行收獲的技術性能。另外,如損失率高、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低,故障頻繁,故障發生的部位多等,也會嚴重制約了它的推廣使用。可以說,玉米收獲機技術目前正處于成熟的過程中,離真正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正因此,2008年,在玉米收獲機銷量火暴的同時,也正是考驗企業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關鍵時刻,這將決定誰將最終成為玉米收獲機市場的贏家。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