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設備"登陸" 本土企業抓機遇謹防暗礁
http://www.whhswh.com 2008-01-23 17:03 來源:中國電子報
海外的8英寸二手生產設備為中國IC制造企業帶來了加速發展的契機,但國內企業一定要避免盲目擴充產能。本土設備制造商也應該主動出擊,開拓新的服務領域。
近年來,全球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產能持續增長。據業內專家透露,2007年全球12英寸生產線產能增長20%,而且在2008年還將維持增長的趨勢,DRAM、Flash等產品的生產將由8英寸生產線陸續轉至12英寸生產線。由此產生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8英寸生產線將面臨停產,專家預計有相當數量的8英寸二手生產設備將向中國內地轉移。在此大環境之下,中國的IC制造企業能否把握機遇,趁勢以較低的成本迅速擴大產能?而中國的設備制造企業又能否直面海外二手設備的挑戰,在競爭中不斷壯大自己?
二手設備為IC制造業提供機遇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IC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眾多的8英寸、12英寸生產線紛紛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安營扎寨,并且進而在中西部城市落子布局。形成這一格局的原因固然有政策激勵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對投資者的誘惑。
中芯國際副總裁謝志峰坦言:“從目前的情勢看,全球8英寸生產線的整體產能不會再增加了,但發達國家高端企業的8英寸二手生產線可能會向其他地方轉移。這些二手線如果轉移到中國內地對本土IC制造業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盡管目前集成電路工藝技術已經前進到45納米,但基于0.13微米、0.18微米技術的產品依舊有很大的市場空間,8英寸生產線在中國內地仍然大有用武之地。”華虹NEC副總裁賴磊平對此表示贊同,他同時也認為,由具備一定產業基礎的企業接手海外舊設備將是有利的,但如果是初創的公司來運營這些二手生產線則未必能取得預期的效益。
就運營二手生產線而言,現有的企業顯然比初創公司更知道該“怎么做”,但“做什么”卻是所有有意接手這些二手設備的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美國應用材料公司高級顧問莫大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存儲器的生產采用的是最先進的技術,在存儲器生產領域,12英寸生產線的性價比已經超過8英寸線,因此這些8英寸二手線即便轉移到中國,也不可能通過生產存儲器贏利,于是中國企業就面臨產品定位的問題。“比如茂德在重慶投資建設8英寸生產線,但并不用于生產存儲器。茂德專門投入資金收購了一家設計CMOS傳感器的Fabless公司,重慶8英寸生產線的產品即定位于此。”莫大康用實例說明選準產品的必要性。
由此可見,盡管海外二手設備的轉移對中國IC制造業的確是一個機遇,但本土企業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市場前景和自身實力,避免出現盲目投資的現象。
設備選購應切合企業實際
那么,二手設備是否的確能為資金短缺的本土企業降低成本呢?面對記者的疑問,莫大康表示,那些認為“缺錢就買二手設備”的觀點其實是走入了誤區。低價格無疑是二手設備最明顯的優勢,但價格決不是企業選購設備的唯一標準。同樣型號的舊設備,由于其使用時間不同,使用狀況各異,其價值就會存在差異。所以是否購買二手設備以及選擇什么樣的二手設備就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決定“買什么”最重要的因素是“做什么”,國外很多大公司也經常購買二手設備,這決不是因為他們資金短缺,而是因為在新產品研發階段或產業策略不明確的時候,使用二手設備的確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莫大康告訴本報記者,企業在購買二手設備時還必須考慮自身的維修能力,因為在二手設備出現故障以后,如果請原設備制造廠的工程師來進行維修,其費用是每人每小時100美元-150美元,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因此企業在選購設備的時候必須對設備狀況和自身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考量。
二手設備的使用壽命是否能滿足芯片制造企業的需求?上海微高精密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建瑞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二手設備經過翻新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其使用壽命;從國外8英寸生產線的情況來看,其使用時間還不算很長;另外,如果將半導體設備降檔使用,其實際使用壽命還可能超出它的設計使用壽命。
本土設備制造商直面挑戰
海外二手8英寸生產線將為中國集成電路業提供發展的機遇,同時,只要本土芯片制造企業結合自身情況慎重選擇設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風險。然而,對于正處在發展中的本土設備制造商而言,海外二手設備或許是一個不速之客。
針對這個問題,程建瑞的觀點讓記者耳目一新,他告訴本報記者:“從短期來看,海外二手設備向中國內地轉移,會對中國本土的設備制造行業有一定的驅動作用。因為目前本土設備制造企業在8英寸設備領域還涉足較少,內地企業對8英寸設備的使用和用戶對工藝需求的理解還不是很深。8英寸二手設備的引入,可以給國內企業提供一個直觀的、近距離的感受機會,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他認為,目前國內的設備制造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設備翻新、維修的業務,抓住這個機會積極介入二手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翻新、改造,一方面可以為企業開拓出一個新的業務領域,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本土企業研發新設備積累寶貴的經驗。“但是從長遠來講,國內企業可能會始終面臨跟海外二手設備競爭的局面,這對本土設備制造企業的確是不利的。”程建瑞同時也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朱貽瑋則建議本土設備制造企業不要只把眼光停留在整機,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二手設備的引入必將增大備品備件的需求量,這就給本土廠家帶來了新的商機。莫大康則表示二手設備肯定會對國內設備制造企業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本土企業可以通過提供維修服務來提升自身的價值,同時也減少了初期投資,降低了風險。目前,這樣的初創公司在中國內地正在快速成長,這些公司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大量本土的優秀人才,對我國的IC制造企業而言,不妨將其視為設備維修團隊的潛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