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持召開的“機械工業2007年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今天在北京舉行。出席發布會的領導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維慈、副會長兼秘書長于清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楊、信息統計部主任趙新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杰。出席發布會還有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日報、中國工業報、中國汽車報、中國國際廣播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機電雜志社、機電商報、中國聯合商報、中國機經網等新聞媒體記者。
發布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于清芨主持。
“機械工業2007年經濟運行發布會”會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維慈介紹了2007年機械工業的經濟運行情況。蔡會長指出:2007年機械工業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戰略部署,堅持科學發展,致力自主創新,全行業呈現了產銷兩旺的喜人態勢: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近32%,已連續第五年以超過20%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重要機械產品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生產發電設備超過12000萬千瓦,汽車888萬輛,數控機床約12萬臺;前11個月全行業實現利潤3886.66億元,比上年增長47.79%;重大裝備的研制實現了許多新突破,節能減排裝備開發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外貿出口增長40.74%,比進口增速高出20.67個百分點;機械裝備自給率超過80%,對推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2007年1-11月份機械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工業增加值超過了年初作出的增長20%的預計,且明顯高于2006年的增速。從2003年開始,機械工業已連續第五年達到20%以上的增長速度,這五年的增速分別為38.9%、33.62%、21.18%、31.5%和35.33%。2007年機械工業的工業總產值預計將首次突破7萬億元。許多重要產品實現了新的跨越。發電設備:在2006年產量達到11000萬千瓦的創紀錄水平、超過世界其它各國產量之和的基礎上,2007年產量再創新高,預計超過12000萬千瓦。汽車:2007年中國汽車產量首次超過800萬輛,累計生產888萬輛,同比增長22.02%,超過了年初預計的800萬輛水平。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汽車產量從200萬輛躍升至888萬輛,連續7年平均增速超20%,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見的。數控機床:2007年從3月份開始,月產量都在1萬臺以上,預計全年產量在12萬臺以上,比2006年8.58萬臺的年產量凈增3.5萬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維慈在發布會上講話。
蔡會長說:2007年在生產高速發展的同時,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繼續刷新,2007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比上年又有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重大技術裝備創新成果捷報頻傳。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正在穩步推進,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明顯上升。2007年高效節能減排設備、基礎產業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創新成果捷報頻傳,產品升級趨勢已漸形成,裝備制造業的整體實力進一步提升。2007年機械工業除在自身生產過程中改進管理,努力節能降耗外,更重要的是以節能減排為目標,致力于裝備產品的升級,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多作貢獻。
按海關統計,2007年前11個月機械工業進出口總額3271.10億美元,同比增長30.3%。其中出口1748.14億美元,增長40.74%;進口1522.96億美元,增長20.07%;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的比重分別為16.60%、15.84%和17.61%,都比上年有所增加。前11個月實現貿易順差225億美元,為同期全國外貿順差2388.48億美元的9.43%。而以前機械工業一直是中國外貿的最大逆差行業之一。順差的大幅增加,顯示了機械工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從2006年起中國機械工業已由凈進口變為凈出口國。2007年機械工業出口產品結構繼續升級:技術附加值高的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出口增長迅猛,1-11月汽車行業出口同比增長52%,工程機械工業出口同比增長62.7%,均大大高于全行業同期增長40%的平均水平;一般貿易出口同比增長46.8%,高于加工貿易增長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52.4%,高于全行業平均增幅12個百分點。這些都表明機械工業的外貿質量正在穩步提高。
“機械工業2007年經濟運行發布會”會場。
蔡會長在預測2008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時說:2007年機械工業的巨大進步,為2008年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2008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增速將比2007年放緩。預計2008年機械工業生產將保持連續第6年20%左右的增長,銷售、效益和出口也都可能增長20%左右。重要產品產量也將再創佳績,汽車產量將沖擊1000萬輛大關,發電設備估計可維持在10000萬千瓦左右的高位,數控機床產量將達14~15萬臺,其它各類主要產品也都有望繼續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