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2007年轟轟烈烈2008年熱熱鬧鬧
http://www.whhswh.com 2008-01-11 14: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盤點2007年:家電業上演喜憂錄
2007年,對中國家電行業來說,又是一個風起云涌、喜憂交加、驚濤駭浪的一年。
為迎接北京奧運會,2007年家電大鱷大打“奧運”牌,奧運戰硝煙滾滾;一些家電大佬接連巨虧,資產重組、并購愈演愈烈,TCL甚至上演“斷臂保市”的大片;家電賣場圈地運動加劇,大中始亂終棄、移情別戀與國美的閃電結婚,在家電連鎖業掀起巨浪;政府搭橋貼錢的家電下鄉行動轟轟烈烈,家電加速向三四級市場延伸;CIP連續飆升,漲價成為2007年家電業的痛楚,持續上漲的原輔材料價格給家電業帶來巨大的壓力;慘烈的價格戰削弱了2007年每一個品類家電產品的競爭能力,瀕臨虧損微利的邊緣,企業幾乎拿不出錢來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改善工業設計;2007年黑手機泛濫加劇,對國產手機造成強烈的沖擊,多元化經營、兼做手機的家電企業形勢日益嚴峻,一些品牌陸續報虧。
另外,國內家電業還在平板電視、手機、空調等領域,圍繞著渠道爭雄、標準博弈、產品創新等事件演繹著一場場的熱點爭奪戰。這些事件從產品、品牌、企業、渠道等各個方面深度影響著2007年中國家電業。
2007年國內家電業不太平,問題日漸增多,浮現不少危機,而這些危機是由幾個病因引發的:
一是國內家電企業目前的制度與機制使然。雖處市場經濟,但目前國有企業領導人任用和激勵機制還處于計劃時代,人事更迭頻繁,決策層都謹慎從事,不能真正放開手腳持續把企業做強做健康。換人換戰略,對企業是巨大的傷害。
二是陷入惡性的價格競爭循環。市場競爭的目的不是消滅競爭對手,而是共同做強做大行業。由于很多家電產品并不具備核心技術,沒有專利,不能帶來品牌溢價,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只好拼命打價格戰,透支企業生存資源。
三是過度的多元化。這不但增加了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和控制的風險性,增加了企業的各項管理成本,而且過度的多元化還造成了企業管理機構的臃腫和官僚化,導致家電企業的市場意識淡薄,市場反應速度遲緩,企業內耗負擔加重。
四是盲目國際化。盲目參與國際并購,也是導致企業發展資源消耗過度、負擔過重而競爭力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從TCL、明基的跨國并購和長虹的曲線出口等案例,可以找到失敗的原因。
因此專家稱,2007年是中國家電行業的“彎道年”,在這一年中,不論是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上還是從具體的產品、服務上都出現一系列重大轉折,方向走對與否,將對中國家電業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2007年,雖然我國家電行業整體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價格戰、人民幣升值、匯率調整、市場飽和等多種因素的負面影響,但由于旺盛的內需和產業結構調整,我國家電行業最終是保持了平穩發展,銷售總額持續增加,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技術明顯提高,再次確立了世界家電第一制造大國的地位,我國家電業呈現了強勁可喜的主流一面。
2008年中國家電業的展望與預見
2007年12月5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08年我國將實施從緊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從10年來的“穩健”轉為“從緊”,向各行各業發出了強烈的調控政策信號。因此今年伴隨著國內幾大政治、經濟、文化重大事項的接踵而來,我國家電行業變數增多。
一、家電整合洗牌加劇日益加重的生產成本和趨于飽和的市場容量猶如一柄雙刃劍,不斷地增加廠商生存壓力;而家電轉移的浪潮可能為2008年國內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狼”,整個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家電整合洗牌加劇,行業整合、資產重組、購并將成為2008年一大潮流,市場份額大部分將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品牌手中,強勢品牌將脫穎而出,強者愈強,徘徊在10名之外的企業將會遭遇被淘汰的命運,2008年家電品牌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
[page_break]
二、企業爭打奧運營銷牌隨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奧運營銷戰略的成敗成為簽約奧運的企業無法逃避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將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奧運”招牌上,像海爾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家電贊助商、亞都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華帝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燃氣具獨家供應商等,大家無不希望借助北京奧運提升、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相信在2008年6~8月的時候,奧運營銷大戰將達到頂峰。而一些規模小、無緣奧運的中小家電企業也將乘機大打“擦邊球戰”。
三、“兩漲”左右家電業生存空間2007年國內CIP連續增幅創11年來的新高,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能源、動力價格將以不低于5%的速度繼續攀高,直到下半年9月份增幅才會減速,這對以銅材、鋼材、塑料、鋁材等為主要材料的家電業繼續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造成企業利潤的不斷降低,擠壓著企業的生存空間,尤其是對于資本并不充裕的中小家電企業來說,這種擠壓或許會導致致命的窒息。而面對困境,家電業只有選擇漲價之路,但“漲價找死,不漲等死。”漲價意味著失去市場空間,不漲卻失去利潤,如此困境令家電業頗感棘手。物價漲,價格如何漲,“兩漲”問題將左右2008年家電業生存空間,加劇行業的分化。
四、電視數字時代全面來臨隨著2008年的到來,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正式公布,以及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接收終端設備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彩電市場迎來了歷史性機遇,電視正朝著數字化、平板化、大屏幕方向發展,平板電視時代將全面來臨。一方面,數字電視的強制轉換大大刺激平板電視的銷售,增加了平板電視對CRT電視的替代效應;另一方面,25項數字電視相關標準及地面傳輸標準的推出,以及2008年奧運會正式使用數字電視轉播的需要,2008年將出現數字電視的消費趨勢,而全高清將為彩電業帶來全新境界,高清電視將借助奧運之風,勢不可擋地進入中國消費者眼簾。
五、流媒體電視、智能家電日益普及隨著3C融合的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得到飛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如何讓彩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也成為各大彩電企業探索和研發的根本出發點。網絡化是中國彩電業的一個新拐點,誰能夠在這個拐點上率先拿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誰就會占住網絡時代的先機。海爾推出的流媒體電視直接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創造了一種更加互動、更加自由的時尚娛樂生活。隨著流媒體電視的普及,全球都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流媒體時代”。專家預測,在所有軟硬件兼容性增強、網絡相助的條件下,2008年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個性化需求自由地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獲取所需的任何信息。業內人士指出,該戰略已經成為IT、家電等消費電子廠商下一步爭搶的制高點。
六、創新決定家電業未來成長高度在國產家電品牌中,創維、TCL、康佳、廈華、長虹等面臨著來自行業整體性的核心技術缺失、利潤下降的威脅,而這些與家電業創新力整體不足很有關系,這在2007年表現明顯。對于一個產業來說,創新決定繁榮與否;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創新則往往決定生存與否。產業的發展往往取決于一些變革性的創新,因為這些創新不僅為創新者本身帶來收益,它還會給整個產業中的大批企業帶來發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因此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產品換代將成為2008年家電行業的主流,決定家電業未來成長的高度。時尚的外觀、藝術化的設計、高端的品質、網絡化的傳播將成為消費者購買家電的主要標準,也是家電業創新主方向。家電企業要做的就是依靠自己強大的研發能力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在專利、技術和標準上做足功夫,再依靠自己的品牌優勢對市場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從而促進家電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