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中國有線數字電視整轉之“深圳模式”
http://www.whhswh.com 2008-01-10 15:15 來源:中國投資
政府有效引導與市場創新緊密結合,深圳市在數字電視的制造、運營環節上成績斐然。
2007年10月12日上午9點,深圳高交會會展中心6樓郁金香廳,國家標準地面數字電視試播儀式啟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稱,這“翻開了我國地面數字電視發展新的一頁”。
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標委、中國工程院等有關部門領導一起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與此同時,在會展中心6號館,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提供了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無線覆蓋,播出高清和標清數字電視節目信號。參展廠家獲得信號源后,在各自的終端數字電視上轉播出精彩紛呈的高清和標清電視節目,吸引了大批觀眾目光。
自2000年成為中國數字電視三大試點城市后,以速度著稱的深圳再一次跑到了前列。
數字電視產業鏈的商業價值超過10萬億元,極具戰略性。2006年8月30日,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了國家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戰略占領產業制高點的一個典范,2007年8月1日起國家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強制性實施;2008年中國將在全球首次全面采用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地面廣播轉播北京奧運會;2010年我國將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高技術產業處處長鐘廉告訴,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優勢明顯的數字電視制造鏈和運營鏈,數字電視產業以及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規模已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
2006年,深圳數字電視制造業產值超過百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涌現出一批在數字電視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運營以及內容服務領域具有龍頭地位的企業,形成了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接收機、機頂盒、數字電視中間件等8個特征明顯的產業集群。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高技術產業處孫海斌透露,到2007年底,深圳市所有用戶都已實現有線電視數字化,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146萬戶,占全國數字有線電視用戶總數的一成以上。
此外,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組織、深圳市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承擔的深圳市國家標準地面數字電視播出項目建設也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4961萬元。這將進一步推動深圳地面數字電視國標的推廣和實施。
深圳市數字電視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助理黃華松介紹,目前正積極推動3項重點工作:
一、搭建地面數字電視單頻網,進行地面高清數字電視廣播。這項工件將探索國家地面數字電視城市覆蓋模式,為進一步啟動地面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并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增值服務試點打下基礎,推動國家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的實施。
二、建立國家標準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公共實驗環境,找尋接收機產品公共技術支持和服務平臺。該平臺將為終端產品開發設計提供外場實驗信號環境和數據采集環境;面向全行業提供產品測試、技術驗證、專利保護、國外知識產權等服務。
三、積極申報并組建國家數字電視工程研究中心,推進基于國標配套標準的制定和技術應用。
政府鋪路,企業造車
2000年,深圳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全國數字電視試點城市。深圳市政府組織電視機、機頂盒廠家及相關軟件企業,聯系深圳市廣播電視傳輸中心,逐步開始數字電視的啟動工作。
鐘廉告訴記者,深圳的數字電視產業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與國家發改委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2001年,國家發改委撥出2000萬專項資金,支持深圳發改局建設數字電視實驗區;深圳市地方財政也撥出了5000萬元。
僅購買當時國際上最先進、最前端的數字電視節目制作、錄制、發射機等設備,替換了原來老式的模擬設備,就花掉了4000萬元。隨后這批先進設備配合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作各種國標實驗。其余資金被用來建設數字電視示范工程、技術工程中心,為進入數字電視研發的企業提供支持。
深圳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威)是深圳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擁有超過100萬用戶。天威生產的機頂盒已占領了一半的國內市場。其奧秘在于一個國際領先的數字電視中心,建立了機頂盒質量認證體系。
天威對機頂盒入網的技術、質量要求非??量?。對機頂盒廠家來說,通過天威的測試,就相當于拿到了國內有線電視入網證。
鐘廉告訴記者,天威數字電視技術中心是由深圳發改局投資300萬設立的。該技術中心配備了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化測試設備。作為政府投資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到技術中心測試時,并不需要付費。
“政府的職責就是鋪路,企業造車,不斷實驗性能,然后賣向全國市場”,鐘廉形象地總結。
孫海斌告訴記者,國家發改委為促進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設立了數字電視產業化發展專項,十六大以來前后支持深圳市高技術產業化項目8個,國家補助資金總計6250萬元,帶動項目投入資金7.07億元。十六大期間深圳市財政專項資金中累積為數字電視產業化項目安排補助資金4100萬元,支持項目26個。
創新“整體轉換”模式
2005年7月1日,深圳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正式啟動。天威作為深圳市有線網絡運營商,向67萬深圳有線電視用戶免費配送、安裝數字機頂盒、智能卡,實施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轉換。此外,深圳市廣電局、物價局制定的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資費標準更新為:安裝數字電視無需交初裝費,取消原有線電視初裝費,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標準調整由原來的16元/機/月上調為主機28元/機/月,副機14元/機/月。
鐘廉對記者說,深圳的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模式與其他試點城市完全不同。在一些試點城市,政府花錢購買機頂盒,免費送給市民,希望使市民逐漸接受付費電視的概念。但這種模式下,企業沒有贏利點,缺乏動力,導致整體轉換速度慢,范圍小。
通過深圳市政府多次協調,天威從銀行貸款購買機頂盒送給市民,政府進行財政貼息,共計4000萬元。
事實上,深圳的決策者從第一天就思考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轉換。深圳市政府通過價格聽證會,讓企業和市民坐下來談判,根據市民承受能力來定價。最后,基本收視費比原來提高12元錢,但市民收看的電視節目比原來更多了,效果更加清晰。
搞整體轉換之時,發展改革局專門派一名處長參加聽證會,教育老百姓看電視要付費。同時,企業也大張旗鼓搞宣傳,作廣告,在電視上辯論,物價局搞聽證會,市長親自參加聽證會。最后,市民觀念逐漸改變,整轉模式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市民的認可。
鐘廉說,深圳模式的本質是建立一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通過2—3年時間,天威通過提高收視費將機頂盒成本收回。此外,天威除提供比原來更多、效果更好的基本節目外,還會開通一些增值服務,市民享受增值服務時需要付費,天威從中獲得贏利點。下一步,天威將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務,觀眾的選擇變多,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服務,電視節目收視市場也將形成。
在其他方面,深圳市政府也充分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使數字電視的商業模式更加鞏固和發展。比如,市政府要求全市所有新開樓盤,必須開通數字電視,否則不允許銷售。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做客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時也高度評價深圳模式,認為深圳的有線電視數字化工作體現了觀念、科技、體制、服務等4方面的重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