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高油價給新年下馬威

http://www.whhswh.com 2008-01-10 10:04 來源:環球時報

    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1月2日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關口!被全球媒體討論了幾個月的時刻,終于在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出現了。無論油價飆升的原因是巴基斯坦局勢的緊張、部分產油國近來局勢動蕩,還是美元持續性貶值,這個三位數帶來的恐怖轉瞬間就傳遍了全球。盡管有預測油價還會下跌,但德國《明鏡》周刊網站的文章還是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的預測說,十年內油價將達到200美元一桶!那將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沒有人知道。但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就有必要為那個世界做準備!

  油價還會繼續漲嗎?

  國際油價在2日,也就是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直沖人們的心理底線。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大廳內,報價聲、尖叫聲不絕于耳。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一開盤就一路走高,迅速沖破100美元大關。雖然在100美元之上只達成一筆約1000桶的小交易,隨后油價開始回落,但收盤時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定于每桶99.62美元,與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漲3.64美元,刷新歷史最高收盤紀錄。油價走高釋放的能量迅速導致了股市動蕩。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天應聲下跌了200多點,跌幅約為1.7%,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約1.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約1.6%。黃金則突破了850美元一盎司的價格。據報道,2日原油價格已逼近通脹調整后的1980年油價最高位(近103美元)。

  世界各大媒體紛紛齊聲唱起“油價破百”的“大合唱”。許多分析家調高了對油價的預測。美國能源咨詢公司Purvin&Gertz的分析師對美聯社說,“市場將突破100美元的價位。但第一季度后期油價將會回落到100美元以下,屆時全球石油需求也會顯著冷卻。”紐約MF Global的能源分析師基德夫認為,油價“當然”會漲過100美元并繼續走高,甚至達到110美元。但如果經濟放緩,需求減弱,油價也會逐步回跌,估計全年平均在每桶80至85美元之間。

  “去年全球油價平均為每桶75美元,今年可能上漲到85美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廉價石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2008年的石油價格仍將在高位震蕩運行。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則認為,高油價會維持一段時間,但今年下半年或晚些時候可能下跌。

  俄新社3日稱:“世界石油價格達到了人們心理可承受的底線。”俄《信息報》3日也引述俄分析家的話說,未來石油價格還將繼續上漲,但當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且市場達到飽和后,價格將會開始下降。

  美國《華盛頓郵報》3日的報道將油價高漲主要歸咎于中印的旺盛需求。路透社則認為有4個因素推動了高油價:第一,部分原油出口國局勢動蕩。尼日利亞石油城市哈科特港1日遭武裝分子襲擊,造成18人喪生。自2006年以來,武裝襲擊使這個世界第8大原油出口國減少了約20%的石油出口。第二,石油交易商日益關注美國原油庫存的穩定減少。路透社稱,預計庫存上周下降了220萬桶,這是第7次連續下降。第三,美國制造業部門指數上月降至2003年4月以來最低點,美元出現下跌,增加了對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預期。第四,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增長。美聯社報道說,有關國家對高油價的反應也增加了市場的緊張。目前,美國政府已經表示不會為平抑油價動用石油儲備,而歐佩克則稱無法提高石油產量。

  中國正著手應對高油價

  “突破每桶100美元這個心理價格將給消費者進一步帶來壓力。”英國《泰晤士報》3日說。美聯社也稱,隨著石油價格突破100美元每桶,消費者們將會看到汽油、燃氣等其他一切商品的價格都將上升。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高油價對窮國打擊最大。全球現有16億人口缺電,24億人口用傳統方法(如木材)取火,高油價增加了提高他們生活水平的難度。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油價每桶上漲10%就能使世界最貧窮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1.5%。對非洲東南部的馬拉維來說,這一比例惡化到了2.6%。

  談到高油價對中國的影響,周世儉認為,中國將是油價上漲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中國的原油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無論是節能降耗技術、環保技術還是清潔能源技術都落后于西方,中國的石油儲備建設也剛起步,因此油價上漲對中國造成的危害遠遠大于西方。不過,他認為目前應當冷靜觀察,因為西方財團和一些基金歷來喜歡在原油上興風作浪、推波助瀾,從價格的大起大落中賺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在應對高油價上的準備還不充分,但已著手在做。比如尋找替代能源、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等。福建在生物柴油方面就很成功,只是還沒有批量生產。

  周世儉說,中國2007年前11個月進口成品油3115萬噸,如果加上進口原油,就超過1.8億噸,中國出口的成品油則為1340萬噸。相比之下,美國年進口5億多噸,依然是對石油依賴最大的國家。從進口量上,中國排在歐盟、美國、日本之后,但從消費量來講,中國排在第三位。中國的消費者受國家保護,盡管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油價漲幅并不大。但他說,在能源保障方面,中國應當加強。美國會對一些高產量的大油井實行封閉政策,而中國一些企業卻急功近利開發油田賺錢,在能源保護上做得不夠。保障能源是美國政策的優先點之一。前不久,美國未來能源和跨黨派政策中心還以油價每桶150美元為背景搞了次名為“石油風暴”的決策演習。

  高油價刺激地緣政治格局演變

  《華爾街日報》3日分析說:“高油價將重塑世界”。首先,美國經濟遭受打擊,全球影響力將會削弱;同時產油國收入大漲,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其次,中印等需求國受高油價影響最大,其能源政策將有轉變。最后,高油價將引發全球通貨膨脹,并刺激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2008年中東國家將從油氣出口中獲利7500億美元,幾乎是2001年的3倍。中東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更雄心勃勃地向外擴張。麥肯錫公司估計,阿聯酋投資家掌握的資產約有9000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實力堪比日本銀行。

  高油價一方面催生對新能源的研究探索,另一方面使爭奪能源的競爭更趨白熱化。《華爾街日報》說,油氣生產的未來第一次不再受制于西方石油公司,而落在類似卡塔爾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國有能源公司等手中,無形中它們增加了全球政治格局中的話語權。俄羅斯敢于向美國說“不”,在科索沃獨立和反導系統等方面和美國唱對臺戲。美國想利用經濟制裁伊朗的打算也受挫。石油收入使伊朗避免了經濟下滑。美國指責蘇丹支持恐怖組織并實施了經濟制裁,但一座座大樓照樣在喀土穆拔地而起。委內瑞拉利用石油美元的戰略更大膽。還在2005年美委爭執時期,查韋斯總統就向鄰國提供優惠取暖用油以拉攏民心。他還用石油來幫助古巴,結交南美各國,抵消美國在當地的影響。

  德國《柏林日報》說,今后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地區事務中的發言權大大增加。俄羅斯可以通過第二大石油供應國的天然優勢將自己重塑為政治超級大國。世界甚至會出現“新興石油霸權”。而對石油進口國來說,能源問題將成為外交政策的核心,非洲等石油產地將成為被爭奪的地盤。奧地利《標準報》說,雖然油價達到每桶100美元只是個象征和信號,但高油價將在很長時期內存在,許多國家的內政外交都將圍繞高油價進行調整。當油價回落時,各國間的關系將再次進行微妙調整,油價的高低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不同國家在地區事務中聲音的高低。 

  目前油價不至于拖垮經濟 

  經濟學家認為,高油價不足以拖垮世界經濟。《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由供給短缺造成,上世紀80年代的石油危機由政治原因造成,而此次石油漲價高潮源于需求旺盛。另外,有關國家對高油價的忍受能力也已經大大增強。《今日美國報》引述瓦喬維亞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馬克維特內的話說,油價突破100美元的新聞標題令人們很不安,但“100美元和98美元沒有什么差別”。美國原油分析師艾克斯坦說: “我認為當油價漲到120美元并持續6個星期,才會對美國經濟帶來重大沖擊,現在才剛站上100美元,影響并不大。”

  周世儉認為,當前的高油價是西方財團和基金炒作的結果。目前美歐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已進入低速增長,對原油的需求量減少;能源大國都在擴大生產、加速提高出口產量;非產油國在尋找替代能源。此外,與刺激油價有關的伊朗核問題也得到緩解。因此,沒有直接的導火索刺激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王亮亮)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