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期貨”鋼材電子交易市場日趨活躍
http://www.whhswh.com 2008-01-07 14:44 來源:中國鋼鐵網
被稱之“準期貨”的鋼材電子交易市場近年來日趨活躍,被眾多的鋼貿商的所接受和認可,參與鋼材電子遠期合約交易的鋼貿企業呈現上升的態勢,交易量持續增大,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和思考。
鋼材電子交易何以興隆?它對我國鋼材期貨交易的推出有什么促進作用?記者曾就這些問題,采訪一些參與電子市場貿易的業內人士及經營者。
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上海大宗鋼鐵電子交易中心,是國內最早建立的鋼材電子遠期合約交易市場,如今參與交易的經營者不斷增加,交易量持續擴大,據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的螺紋鋼交易量達到13221690噸,熱卷交易量63193990噸,合計76415680噸,比上年增長37%,創歷史新高。
同樣,上海大宗鋼鐵電子交易的2007年熱卷、螺紋鋼、線材的交易量達到1億多噸,比上年增長70%,并創下1個月內完成76840噸熱卷板訂貨的交收量,為鋼材電子交易市場的歷史最高值。據悉,創造這一最高值,是堅持“通過電子商務手段促進鋼鐵流通領域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整合,力圖降低鋼鐵產品生產、流通及消費領域的成本,為鋼鐵流通企業提供廣義的大物流服務,推動規范的鋼鐵流通領域信譽體系的建設”這個發展宗旨的體現,充分顯示了電子化交易的誠信規范、便捷高效的功能。
由于電子交易市場日趨成熟,并被貿易商所看好,使鋼材電子遠期交易在各地迅速發展起來。如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與天津泰達集團成功合作為戰略伙伴,確保今后發展的資金來源,天津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已經開盤;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還在廣東開拓了新的市場;與此同時,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獲得上海市政府機構的150萬元的電子商務發展資金,為鋼材電子交易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總裁李雯峰認為,鋼材電子交易是通過對交易流程的管理規范鋼材貿易行為,這樣就增加了交易的客觀性、公正性和規范性。所以,通過電子交易市場完成的貨物轉移過程中,傳統貿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規范做法在這里就行不通。另外,由于電子化交易通過網上實現,在交易達成以前不可能進行面對面的談判,因此,影響買賣行為及其成功與否更多地取決于價格、品牌、質量等市場因素,避免了傳統現貨交易中非市場的人為因素對買賣行為及其結果的干擾。
鋼材電子遠期交易,具有套期保值、規避市場風險能夠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加之鋼材電子遠期交易已制訂科學嚴格的風險管理制度,具備風險控制經驗,能夠有效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這是鋼材電子遠期交易市場得到穩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06年11月25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冶金價格協會會長戚向東前來上海大宗鋼鐵電子交易中心調研考察,聽了匯報之后說:發展電子商務是一股潮流,就看誰在這股潮流中先找到合適的途徑來和傳統的貿易形式相結合,能對傳統的貿易進行優化的電子商務是有生命力的。
確實,眾多鋼企業對鎖定價格、管理風險的強烈需求,催生了“準期貨”式的鋼材電子交易市場。上海的兩個電子市場和安徽鋼材中心批發市場進行遠期鋼材交易,且交易量逐漸增大。據統計,時下上海斯迪爾電子交易市場僅螺紋鋼一個品種就有300多家鋼材貿易商參與交易,日交易量甚至超過十萬噸。
同樣,寶鋼全資子公司東方鋼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25日推出了全國首家以鋼材現貨為特征的電子交易平臺——東方鋼鐵在線。這是對鋼材電子遠期合約交易的創新,東方鋼鐵在線的鋼材現貨網上交易,面向行業、面向社會。時下,廣東樂從、浙江杭州、上海、北京等國內多家鋼鐵供應鏈服務商,競相向鋼鐵電子現貨交易大舉進軍,拉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電子現貨交易逐鹿戰。時下,“東方鋼鐵在線”已形成以鋼材現貨的“在線競價”、“網上掛牌”為主體,以供應鏈融資為配套,以信息資訊、網站廣告為有機補充的業務發展框架。
業內人士認為,鋼材網上交易的發展,這既是銷售方式的一種革命,又是采購方式的革命,鋼材是中間產品,流通于企業與企業之間,屬BtoB的電子商務模式,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這些年來,作為“準期貨”的鋼材電子交易迅猛發展,展示了它特有的優勢。其優勢之一就是價格形成和交易過程的公平、公開、公正的。在電子交易市場中,采購方擁有價格話語權,無論是遠期現貨交易、掛牌現貨交易還是拍賣式交易,買方都對價格有公平的投票權,可以用錢對自己滿意的鋼材價格進行投票,也可以用腳對自己不滿意的鋼材價格進行投票。買賣雙方的價格和數量信息都是透明公開的。尤其是一旦達成交易以后,電子交易市場嚴密的制度設計保證了履約過程中的公正性。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鋼材流通業態中普遍存在的誠信度低的問題。
此外,鋼材電子交易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解決了傳統貿易模式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通過電子交易,讓終端用戶和賣方直接成交,這種“短流程”的銷售模式,是在鋼材市場進入微利化后貿易商跳過中間環節,把鋼材直銷給下游行業的最終用戶,實現雙贏的有利途徑。
再有,鋼材通過電子網上市場交易,實現鋼材資源在全社會的有效配置。傳統現貨貿易中因為沒有即時轉讓的機制,在商品價格上漲時,由于賣方的貨物都已經訂出,即使有下游企業愿意出更高的價格,也很難得到所需的貨物,影響了下游企業生產能力的發揮。同樣,在價格下跌時,即使下游的買方能找到更低價格的商品,也不得不用以前所訂購的高價資源繼續生產,這影響了下游企業的價格競爭力。而電子交易市場,通過合約轉讓的機制,當價格上漲時,賣方可以把貨物賣給愿意出更高價格的下游企業,使下游企業在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不影響生產;當價格下跌時,買方可以去買價格更低的商品,使價格下跌時不會因為生產成本降不下來而影響其加工產品價格的競爭力,實現了鋼材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有效配置。而且,電子交易可以超越地域限制,短時間內實現全國性遠距離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避免傳統現貨交易中非市場的人為因素對買賣行為及其結果的干擾。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年,“準期貨”的鋼材電子遠期交易與電子化交易日趨成熟,為中國鋼材的期貨交易打下了基礎,探索了道路,這些均為推出鋼材期貨提供了現貨市場的保障。
何況,我國期貨的市場發展也已逐步走向法治化與規范化,逐步從無序走向有序,證監會的統一監管,各種期貨法規的出臺,為期貨市場法制與監管環境的改善提供了保障,加之期貨交易所已經制訂了科學嚴格的風險管理制度,具備豐富的風險控制經驗,能夠有效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
一些從事期貨業的專家指出,鋼材期貨不僅可以為企業規避價格風險提供場所,也能增強我國在全球鋼鐵定價中的話語權,為今后我們與國際巨頭們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增加一個重重的砝碼。而目前我國鋼鐵行業面臨生產能力過剩以及鋼鐵國際定價權缺失等嚴峻問題,為規避鋼材價格波動帶來的巨大風險,推出鋼材期貨交易勢在必行。
人們由“準期貨”的鋼材電子遠期交易市場發展、壯大、成熟,看到了中國鋼材期貨市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