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高清-a视频-高清全高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70年后|www.whhswh.com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首個太陽能水下機器人問世 能潛水工作十天(圖)

http://www.whhswh.com 2005-09-22 08:54 《中華工控網》原創

    TOM科技訊 日前,一個使用太陽能做能源的水下運輸工具正式下水運行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這是一種機器人設備——每個設備長2米,寬1米——是作為河流水系檢測設備系統的一部分的。這種檢測系統能幫助科學家改進監控河流、湖泊和水路中生物及化學流的方式,還可以保持這些區域的安全。

  這種機器人與其他自動水下機器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電池。其他機器人每4到8小時就必須從水中拉上來重新充電,而這種以太陽能為能量的機器人則只需要在重新潛入到水下500米深處之前,浮到水面一會。

  該項目的主要調查人阿瑟·桑德森說:“在試驗中,它能夠在水中呆10天以上的時間,并且一直都保持著運轉狀態。”

  自動水下運輸工具分為兩類:一類帶驅動裝置的而另一類則是隨波逐流的。隨波逐流型的動力來自大自然,而有驅動裝置的運輸工具則需要裝有動力,通常是用可充電池或燃料電池的,并且還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對其進行監控。

  南佛羅里達大學的海洋技術中心系統開發組主任戴維·弗萊斯說,這種新型太陽能設備是“首個滲透到這種運輸工具的基本問題上的設備”。

  這種運輸工具有一個薄薄的邊緣,看上去就像是一張寬翼。在它所有暴露在表面的部分幾乎都覆蓋有太陽能電池。為這樣的設備充電需要在陽光下曬6到8小時。

  沿著這艘“船”的腹部有一條管狀結構,這里安裝著檢測所需要的電子設備、發動機和電池。

  此外,它還帶一個“鼻子”。這個鼻子能不斷地于水接觸,上面的微型傳感器能夠每15秒記錄一次化學和生物信息。

  當這艘船安裝預定路線前進時,它能夠根據自己身上的傳感器上所發現的一些不尋常的東西而改變自己的巡航路線。

  當船潛水下后,它還能夠用聲納發回狀況報告和有限的數據。而在水面時,則能夠通過天線向交流站發回數據。

  目前,該研究小組已經有四臺這樣的機器,并希望最終能夠增加到10臺以便于組成一個小組完成任務。

相關新聞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